中评关注:三位前政要谈如何重塑世界和平

大会现场(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 海涵)7月3日上午,第十届世界和平论坛举行首场大会,邀请到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通过线上方式就“重塑世界和平”这一主题分享观点。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表示,当今世界和平面临巨大挑战,这是五股大潮来袭导致的结果,其一,中美关系在两国实力逐步接近的大背景下,冲突正在加剧;其二,三十年前,美国在美苏冷战中胜出,但美国控制不好和前苏联后继者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导致了新的不稳定,并且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并没有充分关注俄罗斯对安全的顾虑;其三,随着军备竞赛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核武器被使用的可能性已经不容忽视;其四,价值观冲突在国际政治中卷土重来;其五,内政对外交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

  谈及中日关系,他表示,近几年,中日关系虽然没有像中美、中澳关系那样火药味浓烈,但也确实一直在降温,日本政府和执政党自民党政客利用价值观的差异做文章,煽动了两国的对立。日本还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多边框架,在对中国进行事实上的包围中日本乐此不疲。

  鸠山由纪夫说,在中日关系中应不忘初心。50年前,中日两国的前辈有识之士们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当时中日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要比今天大得多。让不同价值观的国家和人民实现良性互动,才是真正的外交。如今,日本与中国要以友爱的精神发挥在东亚共同体建设之中的引领作用。双方要止住近年来日中关系不断降温的态势,管控紧张局势,实现两国关系好转。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指出,我们正处于各种危机和挑战的中心,持续的新冠疫情扰乱了我们的经济、社会和生活方式;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在加剧;乌克兰冲突是几十年来全球安全所面临的最危险的时刻之一,在人道主义和经济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与此同时,全球变暖越来越严重,气温飙升,洪水泛滥,森林大火频发,新冠疫情以及气候变化等其他的全球危机,凸显了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尽管乌克兰的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性的,但随着战争的持续,其全球影响和误判的风险正在增加。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加强持续努力,重振多边主义,以便全面应对今天和明天的全球挑战。

  他表示,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变革的时期,我们更加需要民间大力参与社会建设,与政府和其他关键利益攸关方合作,以应对紧迫的全球挑战,增强共同性、综合性和合作性。他强调,为了全面振兴和重建多边主义,面对现在和未来的全球挑战,联合国的持续作用必不可少。

鸠山由纪夫(中评社 海涵摄)

  潘基文表示,第一,我们需要努力确保全球从COVID-19大流行中复苏,走向更加包容、可持续和有韧性的未来。第二,所有领导人都必须再次致力于《联合国宪章》的指导性价值观:“以免后世再遭战祸”。第三,全球所有利益攸关方都需要更好地动员各方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在气候行动上表现出更大的紧迫性和雄心,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表示,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的演讲主要聚焦于中美冲突。他形象地形容现在的中美关系:“政治、外交的保温层被一点点剥除。现在有点像走进一个车间,到处都是裸露的电线和电缆,地板上有水,还火花四溅。”他认为,中美发生战争是现在的最大风险,但这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他将新书命名为《The Avoidable War》(《可避免的战争》)的原因。

  他指出,某种程度上,历史告诉我们,国家之间的竞争本身就是自然的,在某些情况下,竞争以暴力结束,而在另一些情况下,竞争可以和平的进行。目前中美之间正在展开的战略竞争形式,就是所谓的“无管理的战略竞争”——没有规则,没有护栏,有很多的推搡,或者是辩证法者所描述的行动和反应。

  陆克文说,为了避免梦游般地陷入战争,美国和中国要建立一个共同的战略框架,以帮助维持和平,或者至少是减少意外发生战争的风险,这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美国和中国必须对彼此核心的战略红线有一个清晰、细致的理解,以帮助防止误判引发冲突,双方都必须提高战略可预测性,这对两国都有利;相反,战略欺骗是徒劳的,战略上的出其不意是非常危险的。这就需要中美双方在关键领域就国家核心利益达成重点突出、详细和高级别的外交谅解,这些领域包括台湾、南海、东海、朝鲜半岛,以及网络和太空。双方也要建立护栏,以减少越界、沟通不畅和误解的风险。

潘基文(中评社 海涵摄)

陆克文(中评社 海涵摄)

大会现场(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 海涵)7月3日上午,第十届世界和平论坛举行首场大会,邀请到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通过线上方式就“重塑世界和平”这一主题分享观点。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表示,当今世界和平面临巨大挑战,这是五股大潮来袭导致的结果,其一,中美关系在两国实力逐步接近的大背景下,冲突正在加剧;其二,三十年前,美国在美苏冷战中胜出,但美国控制不好和前苏联后继者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导致了新的不稳定,并且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并没有充分关注俄罗斯对安全的顾虑;其三,随着军备竞赛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核武器被使用的可能性已经不容忽视;其四,价值观冲突在国际政治中卷土重来;其五,内政对外交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

  谈及中日关系,他表示,近几年,中日关系虽然没有像中美、中澳关系那样火药味浓烈,但也确实一直在降温,日本政府和执政党自民党政客利用价值观的差异做文章,煽动了两国的对立。日本还积极参与美国主导的多边框架,在对中国进行事实上的包围中日本乐此不疲。

  鸠山由纪夫说,在中日关系中应不忘初心。50年前,中日两国的前辈有识之士们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当时中日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的差异要比今天大得多。让不同价值观的国家和人民实现良性互动,才是真正的外交。如今,日本与中国要以友爱的精神发挥在东亚共同体建设之中的引领作用。双方要止住近年来日中关系不断降温的态势,管控紧张局势,实现两国关系好转。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指出,我们正处于各种危机和挑战的中心,持续的新冠疫情扰乱了我们的经济、社会和生活方式;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在加剧;乌克兰冲突是几十年来全球安全所面临的最危险的时刻之一,在人道主义和经济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与此同时,全球变暖越来越严重,气温飙升,洪水泛滥,森林大火频发,新冠疫情以及气候变化等其他的全球危机,凸显了各国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尽管乌克兰的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区域性的,但随着战争的持续,其全球影响和误判的风险正在增加。在这方面我们必须要加强持续努力,重振多边主义,以便全面应对今天和明天的全球挑战。

  他表示,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变革的时期,我们更加需要民间大力参与社会建设,与政府和其他关键利益攸关方合作,以应对紧迫的全球挑战,增强共同性、综合性和合作性。他强调,为了全面振兴和重建多边主义,面对现在和未来的全球挑战,联合国的持续作用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