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习近平主席为香港由治及兴指明方向

习主席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香港“一国两制”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且郑重强调“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中评社 林艳摄)

  中评社香港7月4日电(评论员林艳)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亲临香港出席庆祝回归25周年大会暨新一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期间密集出席了10多场活动,包括会见各方人士、考察香港科学园、视察驻港部队等,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我们认为,习近平主席此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不仅令香港社会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更为香港实现由治及兴指明了方向。

  第一,在特殊时刻、特殊背景下的访港之行,习近平主席用行动表明对香港的高度重视和对香港同胞的深切关怀。

  众所周知,习近平主席此次访港之行的时间节点有三个特殊性:一是恰逢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历史性节点;二是浴火重生的香港正处在从由乱及治走向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三是香港的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可以说,这是一场划时代之行,本身就足以说明中央的重视、“一国两制”在国家大局中的分量和当前这一时期对香港未来发展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意义。

  我们以为,习近平主席对香港的殷切关怀和深情牵挂始终如一。5年前,习近平主席来港视察,刚到机场就深情地表示,“香港一直牵动着我的心”,那一幕令香港市民铭记于心。今次来港刚下高铁,习近平主席再次饱含深情地表示:“我一直关注着香港、牵挂着香港。我的心和中央政府的心始终同香港同胞在一起。”如此温暖的话语,不由让人回忆起4个月前,在香港第五波疫情高速蔓延的危急关头,习近平主席指示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全力援港抗疫,为香港挺过疫情难关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习主席是这样说的,中央政府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我们相信,对于习主席和中央的这份深情,香港市民定然感之、念之。

国家主席习近平亲临香港出席庆祝回归25周年大会暨新一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中评社 林艳摄)

  第二,首次提出“一国两制”长期坚持的重大论断,并且为未来“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划下四个“必须”的原则底线,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主席在七一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备受瞩目,其中“一国两制”是贯穿其讲话全文的重要关键词,一共出现了20次。习主席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香港“一国两制”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且郑重强调“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我们认为,“长期坚持‘一国两制’”是一个重大论断,具有里程碑意义。一直以来,外界对2047年之后的“一国两制”何去何从总是存在各种猜测和担忧,也有人趁机混淆视听、搞政治操弄。而习主席今次明确公开作出重大论断,无疑是一锤定音地给出了历史性的答案。从讲话现场看,这一重大论断引发了出席者持久而热烈的掌声,可以看出这对香港社会而言是一颗重要的“定心丸”,也必然极大增强国际社会特别是国际投资者对香港“一国两制”的信心。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将愈发看到这一重大论断对香港“一国两制”实践历史进程的压舱石意义。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习主席在总结25年来香港“一国两制”实践经验时提出了四个“必须”,包括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必须保持香港独特地位和优势。我们认为,这四个“必须”植根于香港回归以来所走过的非凡历程,反映了香港由乱到治所带来的宝贵启示,深化了各界对香港“一国两制”的规律性认识。我们理解,这四个“必须”主要是针对政治层面而言的,它是香港“治”的基础,也是未来“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必不可少的原则底线,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维护,为香港实现由治及兴营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国家主席习近平亲临香港出席庆祝回归25周年大会暨新一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中评社 林艳摄)

  第三,在关键时期提出的四点“希望”,为香港发展新阶段指明方向,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

  习近平主席在今次重要讲话中还特别对香港未来发展提出了四点“希望”,即要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关心关爱青年人。这是继习主席上个月提出“香港已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这一重要论断后,进一步对香港在这一关键期的努力方向作出具体指引。我们理解,这四点“希望”主要是针对发展层面而言的,它是香港“兴”的关键,在香港实现由乱到治后,只有进一步回答好这些香港发展所面临的最直接、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香港才有可能在新阶段开创出良政善治的新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5年前,习主席对新一届特区政府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不仅篇幅更大,而且更加明确。我们认为,中央对特区政府加强指导,一方面反映了在“爱国者治港”新时代,特区政府“当家人”的角色更加凸显,把特区治理好更加责无旁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央深刻了解,实现良政善治是香港最大的民心,也是幷不轻松的挑战,需要向特区政府指明其中的关键点,从而更加有效的回应民意关切。中央的嘱托、民心的期待,集中在治港者身上。我们期待,新一届特区政府能够以此为根本遵循,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拿出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举措破难而进。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一国两制”的历史之书已经翻过了25春秋,无论是风雨时刻还是光辉岁月,已皆为序曲。如今,中央已经明确,这是一本永远翻不完的书。我们相信,从今往后,只要政府有为,各界齐心,把习主席重要讲话中的四个“必须”,四点“希望”化为生动实践,就一定能开由治及兴之新局、谱贡献民族复兴之新篇,写下令我们这个时代所有“一国两制”建设者、参与者都感到自豪的精彩一页!

习主席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香港“一国两制”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且郑重强调“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中评社 林艳摄)

  中评社香港7月4日电(评论员林艳)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亲临香港出席庆祝回归25周年大会暨新一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期间密集出席了10多场活动,包括会见各方人士、考察香港科学园、视察驻港部队等,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我们认为,习近平主席此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不仅令香港社会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更为香港实现由治及兴指明了方向。

  第一,在特殊时刻、特殊背景下的访港之行,习近平主席用行动表明对香港的高度重视和对香港同胞的深切关怀。

  众所周知,习近平主席此次访港之行的时间节点有三个特殊性:一是恰逢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历史性节点;二是浴火重生的香港正处在从由乱及治走向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三是香港的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可以说,这是一场划时代之行,本身就足以说明中央的重视、“一国两制”在国家大局中的分量和当前这一时期对香港未来发展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意义。

  我们以为,习近平主席对香港的殷切关怀和深情牵挂始终如一。5年前,习近平主席来港视察,刚到机场就深情地表示,“香港一直牵动着我的心”,那一幕令香港市民铭记于心。今次来港刚下高铁,习近平主席再次饱含深情地表示:“我一直关注着香港、牵挂着香港。我的心和中央政府的心始终同香港同胞在一起。”如此温暖的话语,不由让人回忆起4个月前,在香港第五波疫情高速蔓延的危急关头,习近平主席指示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全力援港抗疫,为香港挺过疫情难关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习主席是这样说的,中央政府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我们相信,对于习主席和中央的这份深情,香港市民定然感之、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