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集团:部署2024年65项重点工作
认真传达学习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聚焦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做好政治监督。纪检监察组把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纪检监察组组长向37家直属单位纪委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四个深刻领会”就东航纪检监察系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出部署、提出要求,推动全系统纪检监察干部怀着深厚感情、坚定信仰、强烈使命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
坚决扛起政治监督重要责任,深化落实《中国东航纪检监察组进一步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实施意见》,聚焦7方面重点靶向监督,建立专门台账,逐条逐项跟进落实。有力有序开展中央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处置,制定具体方案,成立12个线索核查组,倒排时间表、任务表,认真研判分析、分类处置,加强纪检监察监督与巡视、审计、财务、法律、组织人事等监督力量的信息沟通、用好问题线索双向移交处理机制,确保线索处置高质高效。
始终把安全生产监督放在突出位置来抓,针对近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航班安全生产和旅客安全出行造成较大影响的问题,纪检监察组下发《关于做好春节前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监督的提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督检查,督促各生产单位落实落细防雪防冰防灾措施,守护“平安春运”。持续完善《深化“安全监督万里行”工作方案》,与安全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联合检查、联合约谈、重要情况通报等协同监督机制,探索选任一线生产员工担任安全“吹哨人”,对安全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纠正。
强化高压态势深化反腐败斗争。纪检监察组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对持续发力、纵深推进反腐败斗争作出的战略部署,突出铲除土壤条件深化反腐败斗争,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惩治腐败问题。2023年,纪检监察组充分利用“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与地方监委密切协作配合,严肃查处东航某下属单位房产销售管理人员黄某“靠企吃企”、利用职务便利收取购房客户高额好处费的严重职务违法犯罪案件。强化以案促改,用身边案警醒身边人,在查办案件时同步拍摄警示教育片《天价的茶水费》,深刻剖析黄某思想蜕变、腐化堕落的心路历程,在党建纪检监察工作会上,组织1300余名领导干部集中观看。参会人员深受震撼,纷纷表示将加强廉洁自律,绝不肆意用权、谋取私利。
聚焦东航“五涉”、机务类采购等重点领域廉洁风险,制定《中国东航廉洁风险防控手册》,辨识评估覆盖安全生产、战略管理、境外业务等全领域、全过程18类186个廉洁风险点,为各岗位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提供制度遵循。强化受贿行贿一起查,深化运用供应商行贿“黑名单”制度,坚决铲除“围猎”这个政治生态的重要污染源。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擦亮“蓝天清风、行洁志廉”廉洁文化品牌,以空勤队伍“三违”问题对航空安全生产造成隐患等问题为抓手,开展“探索‘蓝天清风行’监督工作模式 一体推进中国东航空勤队伍作风建设”课题调研,总结提出3方面18项对策建议。创新构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双轮驱动”模型,东航集团纪检监察组《加强新时代中央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研究》获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优秀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组织开展2024年纪检监察系统课题研究,不断把学习调研成果转化为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
认真传达学习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聚焦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做好政治监督。纪检监察组把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纪检监察组组长向37家直属单位纪委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四个深刻领会”就东航纪检监察系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出部署、提出要求,推动全系统纪检监察干部怀着深厚感情、坚定信仰、强烈使命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
坚决扛起政治监督重要责任,深化落实《中国东航纪检监察组进一步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实施意见》,聚焦7方面重点靶向监督,建立专门台账,逐条逐项跟进落实。有力有序开展中央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处置,制定具体方案,成立12个线索核查组,倒排时间表、任务表,认真研判分析、分类处置,加强纪检监察监督与巡视、审计、财务、法律、组织人事等监督力量的信息沟通、用好问题线索双向移交处理机制,确保线索处置高质高效。
始终把安全生产监督放在突出位置来抓,针对近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对航班安全生产和旅客安全出行造成较大影响的问题,纪检监察组下发《关于做好春节前后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监督的提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督检查,督促各生产单位落实落细防雪防冰防灾措施,守护“平安春运”。持续完善《深化“安全监督万里行”工作方案》,与安全管理部门建立健全联合检查、联合约谈、重要情况通报等协同监督机制,探索选任一线生产员工担任安全“吹哨人”,对安全领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