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学者:“美斯事件”对香港社会的启示

  中评社香港2月15日电/据大公报报导,2024年2月初,拥有美斯等数名超级球星的美国国际迈亚密足球会到香港与香港联赛选手队进行表演赛。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对这场足球娱乐盛事极为重视,将该球队奉为上宾,并对此项盛事特别是美斯给予铺天盖地的宣传。非常遗憾的是,获得不少香港球迷和居民爱戴的美斯却莫名其妙地一反常态对他们展示轻蔑态度。他没有出场比赛,没有亲自解释为何缺阵,也刻意缺席赛后的颁奖仪式。更为诡异之处,是三天后美斯在日本出赛时却判若两人,不但礼遇日本球迷,而在出场的30分钟内神态轻松、奔跑自如,毫无受伤的迹象。美斯在香港和在日本的言行举止差异极大,确实让大部分香港居民愤怒、受辱和失望,而且大惑不解。

  对于美斯的行为为何如此诡异,美斯和国际迈亚密的解释是因为美斯有伤患在身,但这个解释却因为美斯能够在日本作赛而被彻底否定。有人说是合约条款不够周全的问题,也有人说是美斯与球队之间的矛盾所致,但这些都不应该成为美斯蔑视香港球迷和居民的理由。从常理判断,美斯和国际迈亚密不可能既接受丰厚的报酬却又刻意让香港各界难堪和让自己的声誉严重受损。极少数人甚至认为原因是美斯歧视黄种人,但这种说法不能解释为何美斯对日本人却以礼相待,而且他过去在香港和内地作赛时也没有发生对中国人不敬的事。

  很快地,各方面便倾向从政治角度对“美斯事件”进行分析和解释,而且觉得只有从政治角度才能充分理解此事。由于越来越多香港居民和内地同胞对“美斯事件”从政治角度理解,此事所产生的政治效果因而值得观察和重视。

  诚然,“美斯事件”对香港的国际声誉的确造成一些打击,但由于香港一贯享有“好客之都”的美誉,不可能因为一件单一事件而蒙受不可挽回的损失。事实上,不少海内外人士觉得香港在这次事件上是应该值得同情和尊重的“受害者”,所以“美斯事件”对香港国际形象的损害应属有限。尽管一些别有用心和秉持幸灾乐祸心态的西方媒体和人士乘机对香港揶揄嘲讽,并质疑香港举办国际盛事的能力,但对香港的伤害其实亦甚少。

  美斯的行为虽然令不少香港球迷和居民极度失望和愤慨,但却没有引发一些敌视香港的内外势力所渴望见到的危害香港稳定和国际声誉的骚乱、破坏、示威或抗议行动。相反,虽然不少香港居民对美斯和国际迈亚密有批评和谴责,偶有激烈言辞,并要求主办方Tatler Asia作出交代和赔偿,但基本上民众都能够保持理性、冷静、平和与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