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楼智能化 两分钟扫描全屋
屯门业旺路项目是首个室内试点,稍后会在鲤鱼门项目试用,房署表示,希望透过科技帮助,将交楼时间提前,让更多有需要的人早日上楼。
房署在屯门业旺路项目的楼宇验收工序,首次引入“移动测绘系统”结合“现实捕捉”技术。大公报记者上周在现场直击,“移动测绘系统”是一个穿戴式机器,黑白色相间,由工程人员戴在两侧肩上,前方有一个可手持的平衡扶手及电子屏幕,头顶是扫描及拍摄镜头,随着人员移动,镜头可扫描室内的不同范围甚至角落,记录建筑物整体结构,完成扫描工作。
房署:现时精准度达95%
房署创新科技总监(发展及建筑)姚勋雄表示,以一个2至3人标准单位为例,传统验收需要至少2名工程人员,带齐相机、图纸、量尺等各类工具,现场量度10至15分钟。在新科技帮助下,只需1至2分钟,即可完成扫描。若以每层楼20个单位计算,只需约30分钟,就完成一层的扫描及全景拍摄。
“现时精准度已达95%左右,例如天花板高度、墙身尺寸是否达标、喉管是否齐全,通过扫描后建立的立体模型,都可一清二楚。”姚勋雄说,在新科技帮助下,很多细小问题都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避免后期发现时再有较麻烦的大改动,将整个交楼时间提前,让更多有需要的人提早上楼。
房署助理工程监督畲展翘说,这技术对高位检查尤其有帮助,“传统方法需要借助机械或搭棚,工程人员要行上行落,地盘环境相对危险。新科技下,可以用电子量度高度,避免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