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差一毫米也不行
陈卿明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桥工段武汉长江大桥桥梁车间助理工程师,从事被誉为“长江大桥养护人”的工作。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米,连接京广大动脉,位于“九省通衢”咽喉要道,是我国建造的首座公铁(公路、铁路)两用横跨长江的钢梁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近年来,多国政要都曾参观过这座大桥。大桥每天通行铁路列车240余列,任何一个险情隐患,都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必须精益求精实现“零差错”。大桥目前由武汉长江大桥桥梁车间40余人负责维修养护,陈卿明就是这个团队的一员。
“春运期间,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列火车在此经过。”陈卿明说,每天中午12时40分至14时40分属于维修时段,必须抓住这个宝贵的时间窗口进行安全巡检。
在这短短的2个小时里,养护人员要做的事儿很多:包括轨道几何尺寸维修、明桥面保养、钢结构涂装、支座和桥梁附属设施养护、圬工结构修补等等,时间很紧张。
而最考验人的,还是排查隐患。查找的都是小处、微末,聚焦的都是机器设备难以捕获的地方。“一毫米不差,差一毫米也不行。”是陈卿明的口头禅。
自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以来,一代又一代“养桥人”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养桥方法。
“很多工具都是养护工手工制作的专用工具,在实际桥梁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指着一款卡箍式焊接接头,陈卿明告诉记者,由于钩螺栓形状特殊,普通扳手容易打滑,在大桥上更换钩螺栓作业十分棘手。后来,大家集思广益,根据钩螺栓的形状,研制出这种卡箍式焊接接头,使得更换效率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