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河入海口,看见巡河员的坚守

  中评社北京2月11日电/据新华社报导,“咱们这两天要重点防范烧荒,还得关注河道有无损毁。”春节前夕,在山东东营黄河河口管理局垦利黄河河务局水政监察大队,专职副大队长马龙一大早就与两名队员碰头,讨论当天的巡河任务。

  黄河垦利段河道全长126公里,河道最窄处仅有400多米,两岸险工、控导工程多,汛期防洪压力较大。垦利黄河河务局副局长张滨说,为保障黄河“最后一公里”安澜,由11名巡河员组成的水政监察大队每周定期巡河,查看防凌防汛、工程建设等情况,制止违法违规行为。

  冬日的黄河口冷风阵阵,记者与3名队员踏上了黄河垦利段下游近80公里的巡河路。在一处河岸旁,巡河车辆停了下来。“以前经常有人在这里私架水泵,抽取黄河水灌溉农田,因此这里是我们巡河的必经地。”水政监察大队队员吴守海告诉记者。说罢,他拿出望远镜和笔记本,沿着河岸走走停停,详细检查。

  长期巡河,让队员们有了敏锐的判断。什么季节、哪些地域问题多发,他们已熟稔于心。遇到难以开车进入的地方,他们就用无人机辅助巡河。“去年10月,我们用无人机巡查发现,有人在一处密林里架设取水设备,大家随即摸索方向走过去查看并制止了这一行为。”水政监察大队队员牛乐回忆说。

  对队员来说,巡河是执法的过程,更是普法的过程。起初有人不理解,在河道旁种点地、挖个塘,咋就违法了?“当群众通过影像资料看到以前‘千疮百孔’的河道,借助宣传手册知晓了养殖造成黄河污染、乱挖池塘阻碍河道行洪时,他们才恍然大悟。”牛乐说。

  巡河还考验队员的细致和耐心。在苇改闸控导工程附近,队员们认真检查备防石储备情况,沿着河道查看是否有违法种植行为;来到垦利区黄河口镇开元舟桥,队员们直奔锚固点位,查看浮桥锚固情况……

  巡河结束时已近下午一点,队员们去往垦利黄河河务局护林管理段就餐。一盆炖菜、几碟咸菜,记者与队员们围坐在一桌,边吃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