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中国南极秦岭站

2月7日,自然资源部总规划师吴海洋为中国南极秦岭站挂牌。(来源:新华网)

  中评社北京2月8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秦岭站位于南极罗斯海恩克斯堡岛,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五座考察站。

  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为什么会被命名为秦岭站?它有哪些亮点和特色?未来将如何更好助力南极考察?

  为什么被命名为秦岭站?

  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结合所在位置地理特征

  极地考察站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具有较高的国际显示度。各国历来都非常重视考察站的命名,站名寄托了美好的寓意,能够体现和传播本国传统文化特色。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被命名为秦岭站,主要有两点考虑。

  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介绍,首先,秦岭是横贯我国中部的古老山脉,是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家喻户晓、知名度高,而新站所处区域同样也有一条作为南极洲东西地理分界线的横贯山脉。

  其次,秦岭水系发达、植物荟萃,是“南北生物物种库”“天然药库”,还是地球上唯一的朱鹮营巢地,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型代表。这与新站绿色、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相契合,展示了我国重视南极环境保护的良好形象。

  此前,中国在南极已建立4座考察站,即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龙威表示,我国南极考察站的命名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从体现时代特点、以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人物为主,逐步转变为体现南极地形特征、以蕴含中华文化元素的国内知名山脉为主,基本形成了以国内山系命名的规则。按照这个规则,结合罗斯海新站所在位置的地理特征,在听取相关方面意见后,新站命名为中国南极秦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