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券T+0策略面临转向

  中评社北京2月1日电/据中国证券报报导,近日,证监会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重磅政策迅速引起市场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有利于加强资本市场逆周期调节,营造更公平的市场秩序。

  一些参与融券业务的机构受到较大影响,量化行业也受到冲击,其中高频多空策略和融券T+0策略产品受限最为明显。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新规对于量化行业整体影响并不大,涉及的策略占比极低,多数大型量化私募主要以股指期货作为对冲工具。在新的监管政策引导下,原本使用融券进行对冲的多空策略管理人,会倾向于转用其他对冲工具。同时,机构可能会增加对市场中性策略和股指期货对冲的需求,以减少对融券T+0策略的依赖。

  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近日,证监会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一方面,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另一方面,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自3月18日起实施。

  这一政策备受市场各方关注。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逆周期调节,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运行。而转融券交易机制由“T+0”改为“T+1”则降低融券效率、制约机构优势,有助于营造更公平的市场秩序,体现优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持了制度的透明度、稳定性、可预期性。

  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于一部分量化私募而言,有一定影响,尤其是融券T+0策略受影响最大。

  此前,融券T+0策略就饱受争议,一些个股的短线异动被归咎于融券T+0策略的影响。不过,大量业内人士并不认可这一说法。

  “相关措施对多空策略影响很大,尤其是日内多空策略,收益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融券从实时变成次日交易,面临成本增加的问题。此外,量化中性策略的成本也可能会提升。”上海一家量化私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