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文明将闪耀上博东馆
作为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开馆大展,这次展览汇集了最新考古发现、最新文物修复成果,是迄今为止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阵容。展览利用东馆的一楼和二楼两个临展厅约2000平方米的空间,分“天行乾道”“地势坤物”“人和明德”三大主题,向公众全面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和特点,呈现中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和开放包容特性。
“三星堆和金沙是我国最近几年最热门的考古新发现,再加上东馆开馆,大家的期待值很高,所以我们上海博物馆必须呈现一个重量级的展览。”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告诉记者,在1月27日至29日开放预约通道的三天里,每天8000个参观名额在5分钟内被一抢而空,这足以表明广大观众的期待。
作为此次展览的重点展品之一,竖披发青铜人像受到了关注。这件商代晚期的文物于2021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浓眉大眼,鼻梁高挺,膝盖弯曲,呈半蹲状。微微翘起的臀部和粗壮的腿部肌肉让这个青铜人显得颇为健硕。
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研究馆员胡嘉麟向记者介绍,与当时中原地区较为成熟和抽象的青铜艺术有所不同,商代晚期的长江流域有着比较写实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