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总司令“被解职”风波影响几何?

  中评社北京2月2日电/1月29日,乌克兰多家媒体和政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披露乌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即将“被解职”,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自去年秋季以来,扎卢日内多次传出“被解职”,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扎卢日内未来命运如何?这一风波对乌克兰危机有何影响?

  为何“被解职”风波频现
  
  新华社报导,分析人士认为,扎卢日内“被解职”风波频现,与扎卢日内同乌总统泽连斯基关系“不和”传闻多次出现有关。

  据乌媒报导,随着去年秋季乌军反攻失利,扎卢日内在未与泽连斯基团队统一“口径”的前提下在外媒宣布俄乌冲突进入“僵局”且局势对俄方有利的言论,引发后者强烈不满。泽连斯基公开拒绝接受“僵局”立场,批评“军事人员不要参与政治”。

  分析人士指出,扎卢日内和泽连斯基之所以产生分歧,是因为“僵局”意味着泽连斯基可能失去西方的支持。

  乌克兰退役军官、前议会议员伊戈里·拉平在接受采访时说,导致两人关系紧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还可能与扎卢日内和乌军享有极高的民意支持率有关。

  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去年年底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过去一年,乌民众对泽连斯基的信任度从84%下降到62%,而对乌军和扎卢日内的信任度分别高达96%和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