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地震灾后|温暖过年 重建新生

  中评社北京1月28日电/据新华社报导,2023年12月18日深夜,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在甘肃,地震导致5万余户家庭受灾,其中,14万余名群众需要紧急安置。物资供应、安置重建、温暖过冬,多项任务艰巨复杂,考验着积石山县全体干部群众。震后一月有余,记者回访积石山县,看到了人们为灾后新生活展开的谋划与努力。

  在石原镇秦阴村安置点上,一张特殊的清单摆放在村委会办公桌上。这是一张地震发生后11天里,该村接受全部援助物资的清单。接收种类达61种,涵盖米面粮油到牙膏洗衣粉等全部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各种副食、电饭煲、棉被衣物等。这张清单是积石山县震后物资援助的缩影,在积石山县受灾的每个村子里,都能看到这样的清单。

  这些物资来自全国各地,有中央、省、市拨付的应急物资,也有各地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的捐赠。除了一次性发放的物资外,还有定期收到的物资,免费的炭火、蔬菜、卫生用品等,电信运营商甚至将免费的无线网络接入到群众家中。

  再见到秦三虎时,他已和老伴从秦阴村的帐篷安置点搬进了活动板房。走进“新家”,炉膛里的火烧得正旺,墙边堆满了各种物资。

  “米面油够吃好几个月,过冬的煤炭、炉子也有人送,现在什么都不缺,只有一个心愿,就是早点搬进新家。”秦三虎告诉记者。

  在安置点上,卫生室、临时警务室、村委会、邮局等一应俱全,满足了受灾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有的人家已早早贴上了春联和福字,有的人去山下的镇子上采购。拉着农副产品的大车前、铺开的地摊旁,都围满了采购年货的人。

  除了渐浓的年味,在安置点上,还有热火朝天的干劲。

  在大河家镇陈家村,一场场针对家政、护理、烹饪等的技能培训活动正在开展。吴志林是电焊班的第一批学员。地震时,他家的二层小楼出现坍塌,本打算去南方务工的他留下来照顾妻子和7岁的女儿。“听说有培训,村里只要是年龄合适的青壮年都报名了。手上学点东西,心里就踏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