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听他们讲述“我的中国缘”

  中评社北京1月25日电/据人民网报导,今年是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60年来,民心相通,让两国友谊历久弥新。

  一颗西红柿,“心里从此有了中国”

  索尼娅·布雷斯莱是名作家,她和中国的交集始于2005年。那时,她哲学博士刚毕业,处在“迷茫期”。“我的研究暂告一段落,却还有太多问题没有答案”,于是,她决定一路向东,坐火车探索“世界的另一头”。

  从巴黎到莫斯科,又在莫斯科的夜色下,独自登上开往北京的列车。布雷斯莱回忆说,同包厢还有两名中国女士。“她们递给我一颗漂亮的西红柿,还招呼我过来和她们一起坐。”攀谈中,陌生人之间的局促渐渐消失,大家热络起来。

  车到哈尔滨,“我的旅伴在月台上饺子摊蒸腾的雾气中不见了”。布雷斯莱用诗一般的语言回忆这两名中国女士,“塞满的行李,闪现又消失的身影,成了不断变幻的中国风景”,“她们向我敞开通向中国的门”。

  这是布雷斯莱中国之行最初的一个片段,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回国后,她将这次旅行写成一本游记,“心里从此有了中国”。一切与中国有关的内容也变得生动。她忆起儿时父母给她读的小说《王佛脱险记》,那是法国作家尤瑟纳尔的作品,以中国古典传说为蓝本,讲述了一个充满法国情调的中国故事。布雷斯莱重读这个逍遥的东方传奇,体会到别样的意味。

  后来,布雷斯莱又多次游历中国,把所见所感记录成文。如今,她担任中法合作的法文杂志《中法对话》的编委。“为什么我们两国要加强对话?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找到抵达内心的道路。”布雷斯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