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科技报国理想 书写创新争先篇章
中评社北京1月21日电/据新华社报导,他们锻造一个个大国重器,让中国工程走到世界舞台中央;他们攻下一座座技术堡垒,驱动经济社会发展腾飞;他们用一次次坚守担当,诠释为民造福的初心理想……
1月1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此召开。81名个人和50个团队接受党和国家在工程领域的最高规格褒奖。
璀璨的灯光,映照卓越工程师为国奋斗的光辉群像;闪耀的奖章,见证大国重器创新争先的时代篇章。
奖章:铭记拼搏身影
中国南海,伶仃洋上。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宛若一条巨龙。一桥飞架三地,天堑变通途。
踏遍十几个国家跨海工程现场、反复论证修改几百本设计研究方案、扎根一线研究复杂恶劣的海洋条件、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世界桥隧建造史上的难题……15年,5000多天的坚守,港珠澳大桥工程总工程师苏权科几乎看过伶仃洋上的每一个日出。
这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技术最为复杂、环保要求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超级工程”。
沉甸甸的“国家工程师奖”奖章铭记了一批批拼搏攻关的身影,也见证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很多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飞跃。
从攻克混流式水轮机高部分负荷压力脉动到打破调水大泵的国际垄断,再到全球单机容量最大功率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覃大清30多年前就怀揣的“三峡梦”,在数不清的试验失败和方案优化中,一次次化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