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音乐蔚然成风
近年来,流行音乐中渐渐发展出一种崭新的音乐风格,即中国风音乐。其突出特点是:填写具有古典文化内涵的歌词,结合新派编曲,讲求声腔唱法与舞台演绎,以实现兼具历史怀旧和时代精神的歌曲风格。有业界人士将中国风音乐的特征凝练为“三古三新”,即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和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由此可见,中国风音乐几乎涵盖了表演艺术创作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只有歌词、编曲、唱法、演绎等各个音乐元素和谐交融,才能生成一首优质的中国风歌曲。在众多音乐人的通力合作下,中国风音乐蔚然成风,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歌曲风格。
实现古典文化与时代审美的有效沟通
在中国风音乐的众多特质中,吸纳中华古典文化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风音乐的歌词、编曲、唱法、演绎,往往会出现大量的中华古典文化符号,通过建构、解构、重构等不同的艺术手法实现古典文化与时代审美的有效沟通。中国风音乐从古典文化中汲取养分,抒发当下人们的情感需求,实现古与今相互契合、彼此共振,使经典与传统得以赓续与承继。
在歌词创作上,中国风音乐较常用的手法包括对诗词、典故的化用,连缀使用具有丰富内涵的意象,以及讴歌文化符号表征的精神等。化用诗词、典故可使歌词古色古香,具有一种悠远深厚的韵致。如《爷爷泡的茶》歌词围绕茶圣陆羽的制茶工艺、高洁品行,以及源远流长的品茶文化展开叙述。意象、意境、意蕴是构成古典诗词的内在情理结构,三者的融汇互动,可有效增强歌词的情感张力。在《断桥残雪》歌词中密集出现老舟、远山、芭蕉、寒梅、春燕等各类意象,强化了对羁旅游子思乡之情的书写。在长久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很多代表中华文化的符号,如茶叶、瓷器、书法、刺绣、功夫、中医药等,这些符号也成为中国风歌曲中的常用意象,《中国话》《皮影戏》《蜀绣》《清明上河图》等便属于这个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