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谋“破圈”
随着“Z世代”(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用户的不断涌入,过去以“信息交流”为主要功能的社交网络开始重构,社交平台纷纷朝着新技术、新方向、新模式“破圈”。
年轻用户更注重个性化
“能不能在视频中发布KY评语?”“下列弹幕是否符合社区规范?”“遇到非常明显的恶意评论该怎么办?”……
近日,记者打开某视频社交平台并完成注册程序后,收到弹窗提示:需答100道题,得分超过60,才能转为“正式会员”,否则将无法使用评论、彩色弹幕和私信等基本功能。
开个会员还要答题?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是,想要进入“Z世代”的朋友圈,这些考验几乎是“标配”。
记者注意到,该平台列举的题目中包含了很多网络用语,比如上文提到的“KY”,经检索才明白,意指“没眼力见、不会按照气氛和对方脸色做出合适反应”。记者还在网上看到很多“答题攻略”,攻略下面的评论区里,不少网友自称95后或者00后。
“现在的年轻用户非常重视社交网络的个性化,他们发明了一套庞大的网络语言体系,刻意不让上一辈人理解。想要进入他们的社群,必须‘过五关斩六将’。”北京一家社交网络平台产品经理朱楠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