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俊荣:台湾对大陆出口比重还会持续下修
中评社台北1月25日电(记者 俞敦平)2024年是台湾政治与经济的重要年份,不仅举行了大选,也面临了国际与两岸的复杂变数。中央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邱俊荣24日参加中经院经济展望论坛时接受记者访问,并在会议中以“大选后台湾重要经贸议题及政策之前瞻与评析”进行报告,分析了选后台湾经济的展望与挑战。
针对两岸的经济局势,邱俊荣判断,选后一段时间内,包含ECFA在内的经贸协议不会有太大的动作,因为这牵涉到不只是经济,还有两岸的政治平衡。双方都会非常小心地拿捏,不会因为特定的政治动作来影响整个经贸关系。但是,基本面的问题仍然存在,那就是中国大陆经济的下行压力仍然很大,衰退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再加上,很多跟台湾竞争的产业,例如石化业,都有非常长足的发展,使得台湾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优势减弱。因此,台湾对中国大陆的出口比重可能还是会持续下修。
中华经济研究院24日上午于蒋硕杰国际会议厅召开“2024年经济展望论坛”以“国际美中竞逐 台湾新人新政”为主题进行讨论。
邱俊荣认为,影响台湾经济的主要变数还是在国际局势的大方向,特别是台湾的出口成分仍然非常高,占了GDP的六成多。然而,未来一年之内,全球的需求可能仍然低迷,因为高涨的物价压缩了购买力,导致消费与投资的不振。这对台湾的出口业务不利,恐怕难以有太乐观的预期。
邱俊荣建议,台湾应该利用这个机会,面对事实,尽快地在出口市场和产业结构上面都要有快脚步的调整,比较不会受到单一市场的牵制。特别是,台湾的出口到目前为止还是非常依赖制造业为主,而制造业的获利程度不见得很好。台湾应该加快未来的产业调整的速度,不要太过度依赖硬体制造,而是要发展更多的软体和智慧应用,转变出口结构,提升附加价值。
邱俊荣指出,选后台湾的景气状况跟去年的格局不会差太多,大概就是外冷内温,甚至内热的状况。因为台湾的内需动能仍然非常强劲,消费和投资都有不错的表现。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包含制造业和零售业的营业额都创新高,反映出台湾的消费动能非常强。无论是餐饮业或者是百货公司,民众消费的情况非常踊跃。
邱俊荣认为,这种外冷内温的状况,其实也是不均衡发展的表现,相对于过去台湾的经济结构也是不均衡的状况。过去,台湾的出口比重太高,很容易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而内需比重太低,消费占GDP的比重才四成多,表示台湾过去不太善待自己的经济成长的果实,很少透过消费来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现在,台湾应该把握这个契机,发展更多更好的内需服务业,提升生活品质。例如,银发经济、艺文消费、健康照护等,都是可以让台湾的消费更有气质,更能反映台湾的经济果实。邱俊荣认为,这是现在台湾可以努力的目标,也是面对出口不理想的情况之下,值得大家好好思考的问题。
中评社台北1月25日电(记者 俞敦平)2024年是台湾政治与经济的重要年份,不仅举行了大选,也面临了国际与两岸的复杂变数。中央大学经济学系教授邱俊荣24日参加中经院经济展望论坛时接受记者访问,并在会议中以“大选后台湾重要经贸议题及政策之前瞻与评析”进行报告,分析了选后台湾经济的展望与挑战。
针对两岸的经济局势,邱俊荣判断,选后一段时间内,包含ECFA在内的经贸协议不会有太大的动作,因为这牵涉到不只是经济,还有两岸的政治平衡。双方都会非常小心地拿捏,不会因为特定的政治动作来影响整个经贸关系。但是,基本面的问题仍然存在,那就是中国大陆经济的下行压力仍然很大,衰退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再加上,很多跟台湾竞争的产业,例如石化业,都有非常长足的发展,使得台湾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优势减弱。因此,台湾对中国大陆的出口比重可能还是会持续下修。
中华经济研究院24日上午于蒋硕杰国际会议厅召开“2024年经济展望论坛”以“国际美中竞逐 台湾新人新政”为主题进行讨论。
邱俊荣认为,影响台湾经济的主要变数还是在国际局势的大方向,特别是台湾的出口成分仍然非常高,占了GDP的六成多。然而,未来一年之内,全球的需求可能仍然低迷,因为高涨的物价压缩了购买力,导致消费与投资的不振。这对台湾的出口业务不利,恐怕难以有太乐观的预期。
邱俊荣建议,台湾应该利用这个机会,面对事实,尽快地在出口市场和产业结构上面都要有快脚步的调整,比较不会受到单一市场的牵制。特别是,台湾的出口到目前为止还是非常依赖制造业为主,而制造业的获利程度不见得很好。台湾应该加快未来的产业调整的速度,不要太过度依赖硬体制造,而是要发展更多的软体和智慧应用,转变出口结构,提升附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