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热潮 上海老店变招迎商机

上海掀起《繁花》热潮,和平饭店设置了《繁花》打卡点。(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1月22日电/剧集《繁花》虽完结,但线下“繁花热”依然持续。上海外滩、黄河路等剧中知名景点,游客打卡热度高涨,周边消费畅旺,不仅老字号前大排长龙,连一些本来被“遗忘”的美食店也再度翻红。杏花楼黄河路店店长孔海明说:“因为这部剧的播出,黄河路成为游客追寻老上海记忆的热门地点。”专家认为,在旅游消费领域,影视IP影响力不容忽视。文旅部门可加强与影视产业合作,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内涵和特色,加强市场宣传推度,延续吸引旅客能力。

  大公报报导,“本来我们一家人想趁着周末出来团聚一下,没想到这两周这里包间一间也没有,在楼下和员工问了好久,实在是没有空位,没办法只能在黄河路逛逛,去别的饭店订位了。”李阿姨在看完《繁花》后,也想和家人凑一回热闹,来到《繁花》中“至真园”原型苔圣园吃饭,没想到生意火爆。据瞭解,苔圣园包间早已预订至半个月以后,年夜饭更早早订满,即使如此,每日依然有新老顾客前来,希望在此回顾旧时上海的美味。

  饭店客流倍增 小食受欢迎

  《繁花》热潮下,黄河路被打卡人潮挤得水泄不通。苔圣园对面的杏花楼,迎来了倍增的客流。孔海明表示:“每天大厅都要翻枱,外卖业务也取得显着增长。”至于在杏花楼排队买定胜糕的朱阿姨说:“以前很少吃定胜糕这种糕点,但看到电视剧中出现了我们上海品牌,特别想回味小时候的味道,同时也给家人朋友代购一些,吃的是美食,也是情怀。”

  黄河路上以蝴蝶酥最为闻名的国际饭店,购买排队人龙从黄河路“转弯”至南京路上。国际饭店市场营销部负责人孙晓栋透露,在《繁花》热播后,饭店大堂内打造一新的“怀旧角”,已成为客人驻足留影的最受欢迎打卡点之一。他透露,客流大增100%,营收多近30%。

  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认为,影视IP不仅带动当地旅游消费,而且让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和情感色彩。不过他直言,这种影响力的持续度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景点本身的规模和品质、良好的营运能力、持续的迭代提升等。而为了保持流量和热度,更需要注重市场环境的维护,以及提升地方本身的吸引力和美誉度。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建议,文旅部门加强与影视产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影视作品在本地拍摄,提高本地的知名度和曝光率。同时,深入挖掘本地的文化内涵和特色,设计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以满足游客需求。最后,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提高本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

  至于商户方面,江瀚认为,商户可以通过设置互动环节、组织活动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的参与;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和反馈,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增加回头客和提高消费额。

  杏花楼研港式风味新菜品

  “我们不是要做一时生意的,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吸引新老顾客的同时,打出更好的口碑。”孔海明表示,原本定胜糕并不是杏花楼主打产品,只作订购,而且是放在糕点套餐,但剧集播出后便赶紧推出定胜糕零售,每天都供不应求。他续称,剧中介绍的一道港式名菜“仙鹤神针”受到广泛关注,杏花楼本是主打粤菜的,所以正在研发和港式风味结合的新菜品,希望尽快推出市场,满足影迷也能留住客人,并展示老字号的创新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