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制度型开放稳步推进

  中评社北京1月26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1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将“债券通”北向合作(以下简称“北向通”)项下的人民币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纳入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名单。这意味着已经进入境内债券市场的香港银行,可以将其通过北向通持有的境内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抵押给香港金融管理局,用以日间、隔夜等类型的人民币资金,应对短期流动性需求。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取得长足进步。截至2023年末,共有1124家境外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券市场,涵盖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权类和商业类投资者,持有我国债券总量为3.7万亿元人民币。

  2019年以来,我国债券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富时罗素三大国际债券指数,为我国债市引入了数千亿美元的跟踪指数资金。目前,我国债券在摩根大通全球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已达到国别最大权重,在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富时世界国债指数中的权重均超过纳入时的预计权重。这充分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债券市场的信心。

  据瞭解,此前香港金融管理局已经将离岸发行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纳入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名单。在“债券通”多年稳健高效运行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支持香港方面将通过北向通托管在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即CMU)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纳入有关名单。

  在业内人士看来,将“债券通”债券纳入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合资格抵押品名单,是首次在离岸市场确立境内债券的担保品功能,对深化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和支持香港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有利于激活人民币债券的担保品功能,为境内债券用作全球广泛接受的合格担保品奠定基础,促进境外机构的投资逻辑从“因为收益率高值得买”转向“因为便利使用愿意拿”,从而稳定和提高境外机构持债意愿。

  另一方面,有利于支持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体现中央政府支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