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座高山滑雪场讲述中俄友谊故事
万峰通化滑雪度假区位于通化市东昌区金厂镇,其前身金厂滑雪场是新中国第一座高山滑雪场。记者日前来到这里,当地最低气温已跌破零下20摄氏度,度假区里滑雪爱好者云集。近山巅的高级雪道不远处,一台已弃用的老式缆车见证了曾发生在这里的一段中俄冰雪运动交流故事。
“现在这座滑雪场的前身是由苏联运动员瓦西里·纳吉宾帮我们规划建造的,他当年还教过我们滑雪。”今年79岁的通化越野滑雪队退役队员宋诚珉回忆说:“当时咱们的滑雪运动比较落后,苏联运动员带来了先进理念。他指出了我们的技术问题,教大家具体怎么改进、提高。”
纳吉宾生于1908年,1938年至1946年间多次参加全国锦标赛并3次夺冠,是苏联越野滑雪功勋运动员。退役后,他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体育技术学校(现俄罗斯乌拉尔国立体育大学叶卡捷琳堡体育学院)任教,1987年去世。
20世纪50年代,纳吉宾公派赴华交流,当时新中国滑雪运动尚在起步阶段,通化正是起点城市之一。当时雪场空白亟待填补,技术水平亟需提升。据资料记载,1958年2月,纳吉宾专程赴通化勘选雪场位置。“当时选了好几个地方都没看中,后来到金厂镇就看中了。”宋诚珉说,这里冬季的环境用现在的专业评价叫“静风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