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将成传统电脑升级的“下一步棋”?
传统电脑市场持续低迷
自1946年全球第一台通用计算机ENIAC诞生至今,计算机已经有了78年的发展史。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下,计算机已经与人们的工作生活高度融合,给几乎所有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改变。然而,由于受到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双向挤压”,当前传统电脑市场已经陷入持续低迷。
第一,需求端扩张力不足。导致传统电脑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可以总结为消费和产品两方面。从消费方面来看,目前移动办公和智能办公日益成为主要办公模式,这导致消费者对于购买传统电脑产品采取了比较保守的消费策略。从产品方面来看,伴随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脑的耐用程度不断提高、性能持续优化,电脑设备维护便捷性持续提升,电脑的实际使用寿命延长,用户的换新意愿普遍不强。
第二,供给端创新力不强。计算机制造业发展至今,产业链比较稳固、产品高度成熟。这固然有利于保证电脑质量,但也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了创新相对停滞的状态,软硬件升级逐步放缓,电脑在功能上难有新的突破。虽然国内外计算机厂商纷纷尝试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探索新模式新领域,但这只能实现一些“挤牙膏式”的创新。总体来看,电脑产品同质化程度不断增加,颠覆性发现和突破性进展严重缺乏。与此同时,电脑替代品的竞争力不断提升。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创新发展、快速迭代,除了一些对专业性要求高的功能,电脑越来越多的功能正逐渐被手机或平板替代,必需应用电脑的场景正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