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升级 外贸竞争力增

由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建造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投入营运。(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1月23日电/世界经济放慢、需求疲弱之下,以美元计价中国出口连续两个月录得正增长,反映中国产业升级转型成效显着,外贸出口竞争力不断增强。除了新能源车、锂电池及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出口增长强劲之外,在智能化、绿色化战略推动下,中国造船业连续位居全球第一,去年船舶出口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5个百分点,成为外贸出口一大亮点。

  大公报报导,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比预期缓慢,美欧继续受困高利率、高通胀,需求疲弱令国际贸易陷入停滞状态,表现远差于预期。世界银行估计去年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只有0.2%的微弱增长,扣除世界经济衰退年份,这将是国际贸易50年来表现最差。尽管世界银行预期今年全球贸易会有反弹,预期有2.3%增长,但能否如期实现,目前存在很大变数。韩国在今年1月首20日出口同比下跌约1%,对全球贸易而言是不祥之兆。

  出口连升两月 保持稳中向好

  目前地缘政治因素难测,不利美欧市场需求恢复及影响供应链稳定,全球外贸前景有很大不确定性,但中国出口在过去两个月连续上升,可见中国外贸具有较强的韧性,有能力延续稳中向好的势态。

  事实上,近月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出口及进口已由跌转升,其中出口增长由去年11月0.5%加快至12月的2.3%。虽然去年全年中国出口录得4.6%跌幅,但主要受到美欧市场需求不振所影响,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保持增长势头,因而中国整体出口在国际市场仍然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期2023年中国在全球出口市场份额比重为14%左右,与2022年水平相若。

  产业高质量发展 拓外贸新增点

  其实,创新发展、产业升级转型加快之下,中国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由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产业链在全球优势愈加明显,并不断发掘出外贸新增长点、新亮点。除了新能源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出口去年劲增29.9%、总额突破万亿元人民币大关之外,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量产、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投入营运,以及搭载自家研发5G芯片的国产高端手机推出市场,将为中国外贸出口持续注入新动力,在全球出口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