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新能源为什么会掉队
奇瑞的“三项历史新高”直接体现了企业实力增长。在痛失“自主一哥”宝座后,经过10多年蓄势积力,奇瑞从低谷中奋起,终于完成了对自我的突破与超越,令人振奋。这是以“理工男”自诩的奇瑞长期坚持技术深耕、强化海外市场战略的结果,也是其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勇于尝试线上营销取得的成效。
不过,在奇瑞光鲜的销量数据中,其产品结构引发了业界不小争议。争议在于,奇瑞销量“九成靠油车,新能源汽车不足一成”。尽管奇瑞没对外发布新能源汽车具体销量,但综合各方面数据分析,这一数字不会超过20万辆。如此规模,甭说与比亚迪、吉利对标,还远不如一些造车新势力。这意味着,一贯以技术为主打卖点的奇瑞,并未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在新能源汽车加速替代燃油车的背景下,说新能源汽车如此低的渗透率已成为奇瑞高速增长之下的隐忧,倒也不是杞人忧天。
奇瑞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不晚。作为曾经的自主品牌旗手,奇瑞从1999年开始进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2010年4月,正式成立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然而,时至今日奇瑞既无走量的新能源产品,也无叫得响的新能源品牌。或许正因如此,在奇瑞2023科技日上,董事长尹同跃反思称,奇瑞在新能源方面算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