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盖章而盖章,集章打卡变味了吗

2023年12月,集章爱好者在“最中国·文博市集”活动现场盖章。活动方供图

  中评社北京1月19日电/据中国青年报报导,2023年12月的一天,初雪后的北京气温骤降,西单·THE NEW更新场的B1层却人头攒动,人们出行的热情似乎丝毫没有受影响。这里正在举办一场聚集了41家博物馆/文博机构,16家国风品牌/非遗摊主的“最中国·文博市集”。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买文创,还可以观赏文物真品,以及——集章。

  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运营总监、该市集策展人林少波介绍,市集线上预售就卖出门票约4000张,第一天现场售票900余张。盖章区尤为火爆,不仅现场大排长龙,连印章都由于不停按压,折损好几个,只能拿出备用章应急。

  林少波回忆,有一个老奶奶活动还没开始就到了,从上午10点半一直盖到天黑;还有一个大爷专门拿了厚厚一沓A4空白纸来盖章,来了好几天。“早上活动准备时,我刚把印章摆出来,就有一群人‘扑’上来问我:‘您好,这些章是可以盖的吗?’”

  近年来,盖章活动逐渐成为各类文化活动的标配。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主题特展,哈利·波特主题展……2023年下半年,伴随着店内主题展览的举办,PAGEONE书店各门店发起了一系列集章活动。适逢书店创办40周年,PAGEONE还推出了40周年限定章。潘家园礼物店自2022年便开始深耕集章打卡活动,文创团队已自主研发了搭配“潘家园印象集章手账本” “二十四节气集章册”等不同系列的印章,并推出集章活动。

  记者日前来到北京前门大街探访,1个半小时便收集到26个免费章。很多店内的工作人员对集章早已习惯,甚至当记者刚刚走进某老字号时,还未开口,便有人指着一个桌子说:“章在那儿呢!”“我一看你拿着本,就知道你是来干什么的了。”

  集章火热的同时,不少人为了盖章而盖章,印章设计和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也引发大众争议。盖章为什么如此吸引人?为了集章而集章,集章打卡变味了吗?为了更好地发挥盖章的文化价值,我们应该怎么做?

  集章火热的背后,是年轻人努力经营生活

  网友“熊小姐”每次去景区、看展览时,都会携带笔记本,为盖章做准备。现在她已经盖满了1个笔记本和两个小册子。她很喜欢北京万寿寺的印章,觉得它们“图案细腻,富有设计感”,“我是在一个展会上盖的,被印章种草后,专门去那里转了一下午”。

  同样爱好盖章的还有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大学生玖瑶。2022年暑假,她和几个朋友去成都博物馆游玩,提前瞭解到馆内有不少印章且质量很好,玖瑶便准备了笔记本。她说:“网上能够查到馆内的印章总数,把它们集齐,很有成就感。”

SEO优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