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文化周末:鲁迅收赠的花和鸟羽
中国古人间赠花的风尚,早在春秋时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如《诗经·郑风》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秦汉以降,因赠花、收花而互相酬唱的诗词不胜枚举。
1934年5月2日,鲁迅就再版《北平笺谱》致信郑振铎时,专门交代:“初版之一部,第二本中尚缺王诏画梅(题云:《寄与陇头人》)一幅,印时希多印此一纸,寄下以便补入为荷。”所谓《寄与陇头人》,亦即南北朝诗人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此诗与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意味略似,却多了一样信物梅花,因此更加动人。诗人传送的不是书信,而是“一枝春”,即梅花,以此表达祝愿。鲁迅在《北平笺谱》中特意补入《寄与陇头人》题诗笺,足见他的兴趣所在。
与陆凯赠范晔梅花相仿佛,鲁迅平生也不时收到别人赠花。
在北京时,教育部同僚贺周氏兄弟迁八道湾宅,送过八盆桃花、梅花(1920年1月17日),云松阁也送过两盆月季花。不过,这属于赠送绿植,可美化家居环境,尚非文人之间的情趣。
鲁迅在上海时期,陶元庆(字璇卿)自杭州来时,赠鲁迅梅花一束(1928年1月3日)。陶元庆不仅亲自送花,还让朋友黄行武代为赠花,“夜黄行武来,未见,留陶璇卿所寄赠之花一束,书面一帧”(1929年1月4日)。许钦文给鲁迅送过三次花,两次是兰花三株,一次是橙花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