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理选科:我们需要陌生人来指导吗

  中评社北京1月20日电/据中国青年报报导,为什么文科偏见会长久流行?
  最近张雪峰说“所有文科专业都叫服务业”又上了热搜,还被80后文学创作者“顾言右”起诉,认为“他的言辞是对文科这一群体进行公然贬低和挑衅,作为一个文学创作者,我个人受到了严重的人格贬低和侮辱”。他索赔1元并要求道歉。

  虽然博主也有蹭流量的嫌疑,不过刚好是年末,也是很多高中生选科的关键时间,张雪峰的话肯定会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至少几位高考填报志愿的老师都跟我说,张雪峰推荐的几个专业,分数涨了不少。

  其实长久以来,人们对文科的偏见甚嚣尘上。且不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流传甚广,有人直接认为“文科就是不好找工作”“有钱人家才读文科”或者“成绩不好才选文科”。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先来说说文科在这个社会上发挥的作用,再说说为什么这种偏见会长久流行。

  首先,文科专业如历史、哲学、语言学等,它们的研究领域广泛而深入,为我们提供了对人类文明、思想和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这些学科的研究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文化传承和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不说“文科治国理科强国”这样的宏观视角,单是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角度,人文素养能够提升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塑造其精神世界,对一个人的职业成功也扮演着核心竞争力的角色。最近很火的董宇辉就是典型的文科生,当被嘲笑“脸很方”,他在直播间大方回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也安慰有外貌焦虑的观众,对这些事情不要太在意。他还引用苏轼的诗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他有无数类似这样让很多人感到很治愈的观点,所以大家不把他的直播间当卖场,而是当成一个学习和提升自我的地方,一个精神交流的地方。这一切其实都源自他丰厚的人文素养。

  其次,从学科融合的视角来说,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行业和职业都需要文科和理科的交融。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不仅需要具备编程技能,还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文科教育的范畴。同样,一个心理咨询师不仅需要掌握心理学知识,还需要瞭解相关的医学和社会学知识。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文科和理科割裂开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说:“音乐艺术里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丰富了我对世界的认识,使我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式。”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说:“科技是手段,人文是归宿。只有将科技与人文结合才能改变这个世界。”文理其实没有高低之分,二者术业有专攻,都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