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多家港媒期盼李家超为民谋福
中评社香港6月8日电(记者 梁帆)七月一日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也是新一届特区政府履新之日。未来五年,是香港实现“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多家港媒发表社评表示,新一届特区政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须切实落实好良政善治,改善民生经济,以成绩赢得市民支持,谱写发展新篇章,为民谋福祉。
大公报发表社评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破解经济民生难点痛点的钥匙。对新政府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香港社会这些年来累积了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包括房屋问题、青年向上流动问题、安老问题、医疗问题等,每一个矛盾都很棘手,每一个问题都很迫切。新政府上任后一定要干出成绩,干出实效,用事实证明新政府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眼下,新冠疫情未了,香港须更有效防控疫情并积极为恢复通关创造条件。这是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前提。
大公报社评谈道,李家超参选时提出“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方向,切中症结,符合各界期待。有了施政大方向,关键在落实,而落实得好不好,取决于能否组成一支强有力的管治队伍。在新的政治秩序下,新班子成员必须是坚定的爱国爱港者,必须德才兼备,具备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出的“五个善于”、“五有”标准。事实说明,新选制下成功举行了三场选举,爱国爱港、担当作为、精诚团结、为民服务的管治团队已初步形成。有理由相信,李家超组建的新一届特区政府管治班子上任后,将能积极有效推进工作,积极作为,回应市民诉求。
星岛日报社评认为,中央要求港府致力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与市民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努力破解民生难点痛点。李家超明白到程序挂钩的官僚作风,拖慢觅地建屋进度,扬言上台百天内设立两个由司长或副司长率领的跨部门小组,简化流程,务求在拓地建屋方面提速、提效、提量,并会为各部门设定关键绩效指标(KPI),提升施政能力。虽然李家超将面对很多挑战,但在爱国者治港原则全面落实后,反中乱港势力被摒除出议会,在推动立法和施政上变得更顺畅,他应把握这个时机推行改革,让市民切实感受到经济民生有所改善,上下一心为香港发展打拼。
文汇报社评表示,是要以好的结果、成绩来营造新气象,争取全社会信任、支持和共同参与。第一,要着力解决香港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社会矛盾。土地房屋一直是香港的一大难题,关系到民生安定和百业兴旺。新一届政府必须以提速、提效、提量为目标,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能力,精简程序,增加觅地建屋的量和速度。
第二,要善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把经济发展的格局持续扩展。祖国任何时候都是香港发展的最大靠山,新一届政府需要从机制政策协调上,积极与广东省政府协商,打通两地人流物流的瓶颈,巩固香港传统的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地位,同时结合内地高端制造和产业链优势,打造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创新科技、区域知识产权贸易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等新的优势产业。
商报时评亦强调,香港正处在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作为管治骨干的公务员不能不承担更大责任,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未来应积极配合李家超领导的问责团队,以结果为目标,回应民意期待,为香港的良政善治以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力量。过往香港取得骄人成就,公务员团队功不可没。未来五年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关键期,是“东方之珠”提速发展的机遇期,公务员团队也不能缺席。
中评社香港6月8日电(记者 梁帆)七月一日是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也是新一届特区政府履新之日。未来五年,是香港实现“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多家港媒发表社评表示,新一届特区政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须切实落实好良政善治,改善民生经济,以成绩赢得市民支持,谱写发展新篇章,为民谋福祉。
大公报发表社评指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破解经济民生难点痛点的钥匙。对新政府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香港社会这些年来累积了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包括房屋问题、青年向上流动问题、安老问题、医疗问题等,每一个矛盾都很棘手,每一个问题都很迫切。新政府上任后一定要干出成绩,干出实效,用事实证明新政府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眼下,新冠疫情未了,香港须更有效防控疫情并积极为恢复通关创造条件。这是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前提。
大公报社评谈道,李家超参选时提出“以结果为目标”的施政方向,切中症结,符合各界期待。有了施政大方向,关键在落实,而落实得好不好,取决于能否组成一支强有力的管治队伍。在新的政治秩序下,新班子成员必须是坚定的爱国爱港者,必须德才兼备,具备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提出的“五个善于”、“五有”标准。事实说明,新选制下成功举行了三场选举,爱国爱港、担当作为、精诚团结、为民服务的管治团队已初步形成。有理由相信,李家超组建的新一届特区政府管治班子上任后,将能积极有效推进工作,积极作为,回应市民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