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多岁的“神器”频频“出圈”

  中评社北京1月16日电/据新华社报导,要说这世界上最年长的那些乐器,曾侯乙编钟一定能占得一席——它比“西方乐器之王”钢琴,还要“年长”2100多岁。

  “离奇,不可思议!仙乐出神器!”1978年,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新西兰教育家路易·艾黎在聆听曾侯乙编钟首场演出后,大为惊叹。

  何以为“神器”?

  65件大小渐次的钮钟甬钟和镈钟,分三层八组,次第悬挂在长7.48米、高2.65米,呈曲尺形排放的巍峨钟架上,总重达到5吨。这,可是诞生在公元前5世纪呀!李约瑟曾说:公元1000年时,在欧洲,还没有见过甚至听说过超过二英尺高的钟。

  更神奇的,是它精准的铸造技术和音乐性能。一钟双音——同一钟正击、侧击可发出两个不同乐音;五个半八度音域——要知道,早期的钢琴仅有四个八度;中心音域内十二个半音齐备——曾经,学术界一直认为十二律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这改写历史的“神器”出自湖北古城随州。

  随州城不大,却南枕长江、北通中原,江水浩荡、文化汇聚。相传,炎帝神农造琴定神,开启“礼乐治理”;数千年后,周公制礼作乐,藏礼于器;传至战国早期,精乐理、擅外交的曾国国君乙,集先秦巅峰青铜铸造技艺,成65枚钮钟甬钟。他去世时,曾国特意取下一件甬钟,随葬了好友楚惠王赶铸赠予的一件高近一米、重约270斤的镈钟……

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