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个人养老金开立账户超5000万人

  中评社北京1月10日电/据经济参考报报导,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自从2022年11月25日在北京、上海等36地启动实施至今,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已满一周年。

  《经济参考报》“新华健康”记者近日瞭解到,我国个人养老金开立账户超5000万人,个人养老金产品稳步推进,但仍然面临投资发展受限、激励政策有待优化等挑战。专家建议,当前个人养老金产品亟须提升健康服务属性,打通养老金融与养老服务的接口,从而实现融合发展,打造完整的养老金融的产业闭环。

  长期投资回报获业界看好

  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实行完全积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个人养老金缴费由参加人个人承担,每年缴费上限为12000元,可以按月、分次或者按年度缴费,缴费额度按自然年度累计,次年重新计算,方式十分灵活。记者获悉,截至2023年底,超5000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其长期投资回报获业界看好。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个人养老金产品增加至753只,包括465只储蓄类产品、162只基金类产品、107只保险类产品、19只理财类产品。另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在465只储蓄类产品中,工商银行发行了54只储蓄类产品,位居前列;华夏基金旗下有9只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数量排名居首;在保险产品方面,泰康人寿发布了8只产品排名领先;在理财产品方面,工银理财发布产品数量最多,达6只。

  华夏基金近期发布的《个人养老金一周年洞察报告》显示,从个人养老金不同投资阶段人群画像的年龄分布来看,80后、90后中青年人群表现出更强的投资意愿,95后、00后年轻人群已经有部分开始行动。根据该报告的调研,“对个人养老金的未来增值预期”是投资者选择开通账户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希望未来能够多一份保障;此外也有投资者是被税收优惠、参与奖励所吸引而开通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