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多棱镜”折射中国消费市场红火开局
“今年是我滑雪的第11年,已经滑过全国25家雪场。”作为一名职业滑雪教练,相比初学时,李天乐深感身边来自天南海北的“雪友”更多了。
“开年一周多,我带了10多名玩高级滑道的资深玩家,还有不少专门从日本飞来感受新疆雪场的游客。”在他眼中,冰雪运动已成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一些中国雪场已经“火到国外”。
2024年以来,中国各地涌现出一系列“冰雪+”新产品、新场景,冰天雪地与文化产业、旅游体育、配套设施、餐饮娱乐及制造业等高度融合,如同“多棱镜”般展现消费市场红火开局,映照着政策红利与文旅从业者的联袂成效,折射出中国经济的蓬勃脉动。
“冰雪经济的崛起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消费升级的必然产物,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可持续创新发展。”北京体育大学冬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邹新娴说。
以冰雪观光休闲为主,带动滑雪度假等旅游品类共同发展,正成为当前中国冰雪旅游的主要模式。“冰雪+温泉”“冰雪+民俗活动”“冰雪+音乐节”等成为越来越多雪场的标配,滑粉雪、看冬捕、赏雾凇等诸多新玩法持续上新,文旅行业发展涌动新气象。
冰雪资源与文化资源深度融合,发挥出更强的带动作用。梦幻的“雪花摩天轮”、气势蓬勃的东北虎、浪漫典雅的索菲亚教堂……在今年爆火“出圈”的哈尔滨,各类城市冰雪元素被制成精美的冰箱贴,用手机扫一扫,还能借助AR技术“动起来”。
哈尔滨市道里区委宣传部长杜文曦说,万余枚冰箱贴自元旦假期发售后,5天内就全部售罄,“除了冰雪大世界的一票难求,尔滨又有了一枚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