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书经济学人 柯:为何台湾须开创第三条路

民众党2024候选人柯文哲。(中评社 郑羿菲摄)

  中评社台北1月8日电/2024大选倒数5天,台湾民众党2024候选人柯文哲以“为何台湾必须开创第三条路”(A Presidential Candidate on Why Taiwan Needs a Third Way)为题投书《经济学人》并于7日刊出,柯在文中表示,为了超越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对立,台湾需要更加务实、科学和理性的策略,这种方法预示着台湾的“第三条道路”,对他来说,台湾就像一位在加护病房的病人。为了应对当前的挑战、恢复信心并持续增强自身,台湾迫切需要3张国政处方笺,包括务实的经济发展、科学的“国防”准备,以及更理性的两岸交流。

  柯文哲投书全文如下:

  2014年,结束了我30年作为急诊外科医生的职业生涯后,我成为首位以无党籍当选的“直辖市”(台北市)市长。2018年,我面对台湾两大政党—民进党和国民党的夹杀仍再度当选。这两大党过去24年间轮流执政,且都有“国会”过半同时掌握行政和立法权的经验,结果我能够在那次选举中再度胜选,象征着台湾民众普遍对长期主导政治格局的两党制缺乏信心。

  为倡导改变台湾的政治精神,我于2019年成立了台湾民众党(TPP),并竞逐2024年1月13日“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台湾民众党的成立基于对台湾两党制的深刻认识,目前90%的台湾人倾向维持现状,但两大党不仅在统一或独立议题上操弄意识形态,其背后又隐藏着腐败问题。因此,我们希望在制定政策时,应符合国内外的实情变化,从而改善该制度造成的低效率问题。

  为了超越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对立,台湾需要更加务实、科学和理性的策略。这种方法预示着台湾的“第三条道路”—一条超越传统党派政治,走向以敏锐的、基于证据的政策制定为特征的未来。对我来说,台湾就像一位在加护病房的病人。为了应对当前的挑战、恢复信心并持续增强自身,台湾迫切需要三张“国政”处方笺:

  第一张“国政”处方笺为务实的经济发展。政府必须努力解决台湾产业的短缺问题,包含水、电、土地、劳力与人才,面对最急迫的能源供应议题,我会利用核能作为过渡,走向符合未来趋势的可再生能源。政府应培养创新和创业文化,引导中小企业完成现代化转型。例如,提供AI培训课程,这是一项意在提高这些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措施,为台湾创造更多的“隐形冠军”,并与全球知名公司组成共生共荣的产业链。

  同时,我们应积极申请加入区域经济组织如CPTPP和RCEP,这些组织占台湾贸易量的57%,以解决非会员国在此情况下所面临的关税问题。

  此外,政府必须迅速制定我提出的经济安全法案以保护关键技术。通过将台湾在资讯通讯技术方面的专长——特别是在先进半导体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全球90%以上的10奈米以下逻辑晶片)——转移到其他高科技产业,如此一来才能预防意外的经济冲击,并在全球经济中保持领先地位。

  我的第二张“国政”处方笺是科学的“国防”准备。为了建立满足军事威慑需求的“国防”能力,我们会把“国防”预算从目前的2.5%提高到台湾GDP的3%,延续“国机国造”、“国舰国造”政策,同时继续购买符合台湾战略目标的“国防”武器,并投资于“国防”工业,以确保台湾“国防”自主,也会利用民间技术知识,发挥台湾的创新能力,专注于无人机、人工智能和导弹系统等强大领域的研发。

  在台湾的“国防”发展方面应偏向资通电军、不对称战争、空军及海军,而发展这些高技术兵种也不是一年役期就够,所以我主张台湾应该是募兵为主,征兵为辅,同时应该制定科学化、实战化、专业化的训练方式。应对“国防”策略做出上述调整,以实现我确保“国家安全”与韧性之愿景。正如孙子所说:“勿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我的第三张“国政”处方笺是更理性的两岸交流——所谓两岸关系不仅是台湾与台湾海峡对岸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事实上,两岸关系亦囊括太平洋两岸,我们必须在中美对抗的国际局势下,思考台湾的应对之道。在这个关系里,和平才能“三赢”,冲突就是“三输”。

  美国是台湾最重要的盟邦;美台在安全议题、经贸关系,以及民主价值上都有密切关系。未来我仍然会持续与美国深化合作关系。同时我认为,美台交流有助于让印太地区的国家看见台湾,拓展台湾与世界的连结。

  两岸政策的部分,我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确保台湾人民继续保有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与政治制度,并以互相认识、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互相谅解的“五个互相”原则,促进交流,增加善意,减少风险,实现“台湾自主,两岸和平”。

  当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经过台湾时,他们赞美它为“福尔摩沙”(美丽的岛屿)——这一美誉至今依然存在。如今,台湾保持着勇敢和坚韧的精神。我致力于务实推动经济增长,以科学的方式增强我们的“国防”能力,并理性推进两岸互动。通过建立强健的经济和“国防”,以及通过和谐的两岸关系吸引国际投资,我们的目标是为台湾创造一个“繁荣和平”的良性循环。

  柯文哲是台湾民众党主席,也是“总统”选举的候选人之一。

民众党2024候选人柯文哲。(中评社 郑羿菲摄)

  中评社台北1月8日电/2024大选倒数5天,台湾民众党2024候选人柯文哲以“为何台湾必须开创第三条路”(A Presidential Candidate on Why Taiwan Needs a Third Way)为题投书《经济学人》并于7日刊出,柯在文中表示,为了超越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对立,台湾需要更加务实、科学和理性的策略,这种方法预示着台湾的“第三条道路”,对他来说,台湾就像一位在加护病房的病人。为了应对当前的挑战、恢复信心并持续增强自身,台湾迫切需要3张国政处方笺,包括务实的经济发展、科学的“国防”准备,以及更理性的两岸交流。

  柯文哲投书全文如下:

  2014年,结束了我30年作为急诊外科医生的职业生涯后,我成为首位以无党籍当选的“直辖市”(台北市)市长。2018年,我面对台湾两大政党—民进党和国民党的夹杀仍再度当选。这两大党过去24年间轮流执政,且都有“国会”过半同时掌握行政和立法权的经验,结果我能够在那次选举中再度胜选,象征着台湾民众普遍对长期主导政治格局的两党制缺乏信心。

  为倡导改变台湾的政治精神,我于2019年成立了台湾民众党(TPP),并竞逐2024年1月13日“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台湾民众党的成立基于对台湾两党制的深刻认识,目前90%的台湾人倾向维持现状,但两大党不仅在统一或独立议题上操弄意识形态,其背后又隐藏着腐败问题。因此,我们希望在制定政策时,应符合国内外的实情变化,从而改善该制度造成的低效率问题。

  为了超越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对立,台湾需要更加务实、科学和理性的策略。这种方法预示着台湾的“第三条道路”—一条超越传统党派政治,走向以敏锐的、基于证据的政策制定为特征的未来。对我来说,台湾就像一位在加护病房的病人。为了应对当前的挑战、恢复信心并持续增强自身,台湾迫切需要三张“国政”处方笺:

  第一张“国政”处方笺为务实的经济发展。政府必须努力解决台湾产业的短缺问题,包含水、电、土地、劳力与人才,面对最急迫的能源供应议题,我会利用核能作为过渡,走向符合未来趋势的可再生能源。政府应培养创新和创业文化,引导中小企业完成现代化转型。例如,提供AI培训课程,这是一项意在提高这些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措施,为台湾创造更多的“隐形冠军”,并与全球知名公司组成共生共荣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