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瑶溪去种茶

  中评社北京1月8日电/据光明网报导,瑶溪有株大银杏树,笔挺立在秋风里,被蓝天衬得富丽堂皇,金黄落叶归根,在树下绕成圆圈,那叫一个美。身后山坡,有绿竹做陪衬,仿若皇后娘娘的宫女们。间中白墙黑瓦,错落有致,拍照写真,那是能够赞倒一大片的。

  像我这样虽然不是山里人,但嫁给了曾经的山里人的“知道分子”,明白越是这样的美丽地方,越有它的寂寥。

  然而它依旧属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瑶溪位于杭州桐庐西北角,距县城七十六公里,乃合村乡最偏远的行政村,位于三县交界。如果一只鸡站在村口叫一声,桐庐、淳安与临安三县全能听到,这就叫“鸡鸣三县”。如果这只鸡生了一只蛋,不幸滚下山坡,那么谁知道它上哪个县溜达去了呢?三县村民对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是从来不计较的,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不分派,不吵架,不争斗,很有点儿“桃花源”气质。

  我带着我的茶文化团队来瑶溪,只是为了去老鸦窝访茶,去微茶庄敬茶。几年前是老村长带我上的老鸦窝。老鸦窝上无老鸦,听说从前乌泱泱一片,白天飞出去,“黑云压城城欲摧”,晚上扑棱棱折回来,山顶一片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老鸦突然就没了,一只也没有了。

  随之消失的还有上千亩茶园。从前它们生得可好了,阳崖阴林的,还有灌木丛和竹林罩着,透过来真正的漫射光。黄壤坡地,虽没有了成片茶园,但竹林里一簇簇茶蓬又老又矮,依旧扎在那里,性子随那竹根,也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

  现在还剩的茶蓬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种下的,但它们似乎已经可称为古茶树了。原来古茶和野生茶是两个概念——只有真正自生自长的茶树,才可以被称为野生茶树。瑶溪的茶,虽非野生,但还是可以称作“古茶”的吧。我们团队的梁慧玲博士在这里建了博士工作站,她的专业是育种。

  瑶溪村的书记陈亚妃是本地人,年轻美丽,嫁到山外,孩子才半岁时,便住回深山老林,有模有样地当起大学生村官了。她眼下要做一件大事:把老鸦窝的茶山重新恢复过来。乡里找了我这个“乡贤”,这木梢就让我给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