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吹打乐奏出亲切乡音
不久前,在北京语言大学逸夫报告厅,来自安徽省灵璧县菠林村、传承数百年的民间乐班“周家班”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民乐演奏会。当晚,舞台上聚集了“周家班”爷孙三代,年龄最长者75岁,最幼者26岁。激越与俏皮并存的民间曲调,令观众仿佛走进昔日楚汉争雄的古战场,来到广阔无垠的黄淮平原,在层层麦浪间,倾听一曲曲亲切的乡音。
除了在国内巡演,“周家班”也不时在国际舞台上亮相。2017年,“周家班”在英国、德国、瑞典、爱尔兰、比利时等国巡演大获成功。这个来自皖北民间的家族乐班,把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带到国际舞台。
来自乡土的音乐
一张黑木八仙桌稳稳地立在舞台中央,桌上摆满了不同型号的唢呐、笙、大海笛、铜喇叭、把攥子等民间乐器,还有鼓、铙钹、镲、云锣等打击乐器。七八个演奏者走上舞台,拿起桌上的乐器,以合奏的形式开始了演奏。《梵字调·万年红》《庆贺令》《小开门》《雁落沙滩》《双管对棚》等曲目逐一上演。演奏的乐曲时而活泼轻快,时而高亢激昂,刚柔并济的艺术效果,引得现场观众掌声连连。
据“周家班”第五代大班主周本鸣介绍,“周家班”是土生土长于菠林村的民间吹打乐班,家族传承数百年。自明代以来,有文字记载的就有七代人,目前周姓嫡系传承人超过百人,徒系传承达千余人,横跨苏、鲁、豫、皖等地,形成了庞大的民间音乐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