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外交|为中美友好注入“青春力量”
“我欢迎马斯卡廷的学生们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习近平主席写道。
“听到这个消息,我太开心了!很高兴能有参与项目的机会!”学习中文的马斯卡廷高中学生丝凯·福斯特告诉记者,“期待能去中国学习,期待瞭解更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这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美国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丹尼斯·西蒙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举措,能够促进两国青年交流,对推动两国关系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太平洋两岸的青年应该相互走近,增进对彼此的瞭解。我们期待架设更多面向未来的理解之桥。”
长期关注并推动美中教育交流的马德琳·罗斯指出,美国青少年赴华交流,不仅有益于这些年轻人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还有益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最终将对两国关系发展带来巨大积极影响”。
“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感动”
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后,两国民间往来更加活跃,一批青年交流项目正蓬勃开展,为中美友好注入“青春力量”。
“我很喜欢中国,因为中国真的很酷!”美国犹他州卡斯卡德小学学生米丽娅姆·居布莱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
据记者瞭解,犹他州现有35所学校提供中文教学。其中,卡斯卡德小学是州内最早开展中文沉浸式教学项目的学校之一。2020年年初,卡斯卡德小学学生用中文给习近平主席写新年贺卡,介绍学习中文情况,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习近平主席在复信中亲切鼓励孩子们继续努力学习中文,瞭解中国文化,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贡献。
此次随团访华的犹他州前州长迈克尔·莱维特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是一趟赓续友谊之旅,“对这些学中文的孩子来说,到中国来实地走一走、看一看,能拓宽视野、结识新的朋友。”
代表团另一名成员、犹他州中文沉浸式教学项目协调人江林如珊告诉记者,增进对彼此文化的瞭解有助于促进中美两国关系向好发展,“期待着这些学习中文的美国年轻人能为两国人民加深相互理解贡献力量”。
1月3日至12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个青年学生代表团应邀到访北京、成都、深圳等城市。在成都,青年们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地,亲身感受和体验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感受真实、生动、立体的中国。
“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感动。”哥伦比亚大学学生布里安娜·帕特森告诉记者,“我相信,我们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乒乓外交’的精神是寻求友谊”
中美两国青年友好交往中,北京大学乒乓球队访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乒乓球队访华,因续写中美“乒乓外交”的友好篇章,引起广泛关注。
“乒乓球成为人们增进彼此瞭解的桥梁。”年近八旬的美国乒乓球前国手戴尔·斯威里斯是“乒乓外交”的亲历者,去年12月现场观看了北京大学乒乓球队在加利福尼亚州安大略市的比赛。他对记者说:“‘乒乓外交’的精神是寻求友谊。”
北京大学学生张誉文告诉记者,赴美交流时有幸同斯威里斯交谈,“他希望我们年青一代延续美中‘乒乓外交’的佳话。”令张誉文倍感难忘的是,美国民众非常友好,“看到我们衣服上印的CHINA字样,还向我们竖起大拇指,祝我们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习近平主席在4日的复信中表示,“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努力,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两国人民谋求更多福祉,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美国前驻华外交官约翰·汤姆森告诉新华社记者,习近平主席关于中美关系发展的寄语“清晰明确”。两国应该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要着眼长远,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行动”。
马斯卡廷青年泰勒·卢卡斯如今就读于芝加哥大学。他正期待着自己今年夏天的首次中国之行:“我想去北京感受中国历史,我想在中国交到好朋友。在美国,还有很多像我一样喜欢中国的青年,我们都期待着美中友谊更坚固。”
(来源:新华网)
“我欢迎马斯卡廷的学生们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习近平主席写道。
“听到这个消息,我太开心了!很高兴能有参与项目的机会!”学习中文的马斯卡廷高中学生丝凯·福斯特告诉记者,“期待能去中国学习,期待瞭解更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这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美国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丹尼斯·西蒙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宣布的举措,能够促进两国青年交流,对推动两国关系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太平洋两岸的青年应该相互走近,增进对彼此的瞭解。我们期待架设更多面向未来的理解之桥。”
长期关注并推动美中教育交流的马德琳·罗斯指出,美国青少年赴华交流,不仅有益于这些年轻人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还有益于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最终将对两国关系发展带来巨大积极影响”。
“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感动”
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后,两国民间往来更加活跃,一批青年交流项目正蓬勃开展,为中美友好注入“青春力量”。
“我很喜欢中国,因为中国真的很酷!”美国犹他州卡斯卡德小学学生米丽娅姆·居布莱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