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好转 港PMI连升两月

香港营商环境明显好转,需求回温,有利促进私营企业经营活动。(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1月5日电/标普全球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2023年12月报51.3,按月升1.2个百分点,反映营商环境连续两月好转,改善程度是5月以来最佳。尽管外贸需求疲弱,但企业新增订单量和产量已重拾增长,整体销情好转并推动就业向上,随着成本压力纾缓,企业提高库存量。商会人士认为,指数仅略为回升,前景仍有诸多不明因素左右,特别是巴以及俄乌冲突持续,若西方出现恐袭,经营信心将会大泻,故不宜过分乐观。

  大公报报导,标普全球市场财智经济研究部副总监Jingyi Pan表示,上月PMI数据显示,营商环境明显好转,需求回温,有利促进私营企业经营活动,推动就业增长。不过,积压工作的紧缩程度加剧,经营情绪更悲观,多个具前瞻性的PMI指标顾示,需对营商活动的预期更加审慎。好消息则是成本压力已放缓至长期平均水平,有助企业于未来数月减轻售价压力,从而有利业务增长。

  美加息持续 商界偏向审慎

  星展香港经济研究部经济师谢家曦预料,短期香港PMI指数将徘徊50至51水平,不会重返收缩水平,但不会高见52,除非息口大幅回落,高息环境令欧美经济放缓,内地经济复苏情况有待观察,而人行减息降准时机,影响香港进出口表现。他说,夜缤纷等各种刺激消费活动,最快在第2、3季才见成效,且待外围环境企稳,港元及美元汇率转弱,旅客才会重新访港消费。

  谢家曦认为,需持续推行措施带动旅游业及消费市道,例如提供补贴予延长营业时间的店铺、向访港旅客发放消费券及便利措施等。

  大新银行首席经济及策略师温嘉炜表示,美国持续加息,衰退压力加深,加上香港股市、楼市仍疲弱,令香港商界对今年前景偏向审慎。他又说,内地出口表现对香港PMI有较大影响,内地出口前两月有改善,但只是基数效应,内地今年出口未可以太乐观。

  企业库存水平两年半最高

  商会人士坦言,睇淡今年欧美经济,特别是美国是大选年,料对华态度十分强硬,中美贸易充满变数,加上巴以冲突持续,业界担心欧美国家再出现类似911事件,届时信心和经济将大溃败。因此,港商大多持盈保泰,减少风险高、利润低的订单,部分公司增加流动资金,以应不时之需。

  PMI报告指出,受惠于基本需求上升、客户采购意欲增加,企业新接订单量呈6个月以来首次增长。综观不同行业数据,以消费服务业、运输业、资讯及通讯业升幅最明显。出口方面,企业去年12月新接订单量与11月相若。企业继续处理手头未完业务,促使积压工作累减3月。为持续营运,香港私营企业连续两月扩充人手,相关职位增长更是去年5月以来最佳。另外,企业持有的库存水平连升两月,且升幅显着,创两年半以来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