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料今年IPO集资千亿 返全球前五

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合伙人刘大昌(右)及新经济市场及生命科学主管合伙人朱雅仪(左)。(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1月10日电/2023年本港新股市场相对疲软,不过毕马威中国相信,随着本港市场逐渐复苏,年内将有90宗首次公开招股(IPO)、集资额高达1000亿元,有望重返全球前五位。四大会计师行均先后就今年新股市场表现做出预测,其中安永估计集资500亿元,其余3家均预测可重返千亿元。

  大公报报导,2023年本港录得70宗IPO,集资额仅463亿元。毕马威中国资本市场合伙人刘大昌昨日表示,2023年底的活跃IPO申请数量下滑至60只,反映很多公司不急于更新招股申请书,预计待完成2023年底的审计工作后,才会在今年第二至第三季展开招股事宜。

  在减息预期、内地经济复苏等利好因素带动下,投资者憧憬2024年IPO表现向好。刘大昌认为,2023年包括芯片、人工智能和绿色技术在内的企业,难以获得合理估值,相信2024年情况会好转,港交所(00388)亦加强与中东市场的互联互通,同时年内可能有更多企业分拆上市,相信IPO有望回升至90宗,集资额达到1000亿元。

  引入资本增值税影响轻微

  刘大昌表示,内地经济复苏步伐提速,对于本地IPO市场非常利好;另外,减息后很快可见到信心好转,这有助避险资金回流股市,或其他高风险项目。

  被问及预测有多少大型IPO,刘大昌指出,大宗新股需要市场具备充足流动性,以及估值合理,预计年内将有5只集资水平达到50亿至100亿元的特专科技企业上市。他又称,创业板(GEM)市场改革初期,虽然未必有爆发式增长,但有助吸引香港乃至大湾区内地城市高增长和优质的初创及中小企,预计IPO将有5至10宗。

  对于特区政府研究引入资本增值税,刘大昌认为,该税项仅仅是提出,详情尚未清楚,短期内很难造成影响,况且来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原本就需要在内地缴纳相关税项,相信对IPO情绪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