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韦迪:台湾和陆才能保台 人民享平安喜乐
中评社香港5月24日电(作者 陈韦迪)两岸交流历经40年风雨,此刻正如二百多年前狄更斯双城记里所描述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作主的年代,也是愚蠢当家的年代;这是有所信仰的年头,也是凡事怀疑的年头;这是光明亮丽的季节,也是黑暗笼罩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也是绝望之冬;我们什么都有,也什么都没有;我们正走向天堂之路,也正走向地狱之门,明天会是如何?就看我们今日的决择。
当今世局动荡不安,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时代中,历史殷鉴,深盼两岸因此都能进一步展现智慧,避免人民得承受愚蠢的结果。历史是一条长河,是什么影响了它的流向?古往今来,人性都是最复杂的,在任何一个微小的历史变量之间,都可以导致我们已知的过往发生巨大的变化危机;台湾人民正承受着恐惧的心情,只因为受到廿六年来主政者决策延误、错误而付出的代价,真是何其不幸!何其无辜啊。
回忆马英九政府在意识形态及各种势力相互纠缠下,施政陷入困境,幸好有最重要的政绩两岸和平红利出现,在最棘手的两岸问题上,他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就是两岸和平;在马政府任内,两岸关系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默契下,台海进入前所未有风平浪静。如今从经济发展策略看,台湾白白地丢掉了廿六年(李登辉十二年、陈水扁八年、蔡政府六年)两岸融合的广度与速度、厚度与力度,这些年来在台独政客们意识形态牵制及执政者多数优势反对之下,远远落后极大的程度,如今人民得面对这廿六年来因政府决策之延误,造成了今日台湾人民存在生活及经济发展危机的困局。世间每个人在生与死之前,都充斥着无数的侧面,像是一面面镜子交互对照着,历史中人类灾难性的错误往往都来自无知与偏执。
台湾人民在政治、经济双重曝险下的凶险局势,难道只能期望台湾人民自求多福吗?台湾在民进党政府的执政下,政治上毫无犹豫地走向与中国大陆正面公开敌对,在价值选择与地缘政治上倒向美国,乞求美国协助“抗中”,把自己变成一颗棋子,一个战争代理人。台湾大部分人民都希望和平,希望维持民主自由生活模式,又乐于与中国大陆人民往来,恢复正常交流,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的古书“尚书”,就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说法,民之所欲长在我心,并非选举口号,当执政者面对成熟稳定的民意时,呼吁两岸政府与政党都应致力于降低双边敌意,避免擦枪走火造成人民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以利争取民心支持,才是两岸人民、同胞之福也。
当前经济上台湾高度依赖以中国大陆、美国为中心的产业链,这是企业根据自身的比较利益所做的合理布局,但是愈来愈严重的美中贸易大战,极可能改变现有的贸易流向与产业供应链,这将对台湾现有的价值创造模式影响甚巨,华尔街日报也曾经点出,台湾小而开放的制造出口运营模式,将会是美中贸易战中的最大输家,这使得台湾的政治、经济发展曝险大增。
两岸自从2008年以来好不容易建立的政治、经济的协商互信基础,在蔡政府执政后可惜都相继断链、瓦解了。所谓断链,包含经济链与外交链两个概念;中国大陆一直以来都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台湾经济成长动力几乎都以大陆为依托,我们如何在两岸互信的基础下寻求加入区域经济组织,并与它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藉由国际市场的开拓来进行产业升级转型策略以提升竞争力。政治上,两岸必须要在一定的互信互惠共荣基础上建立制度性协商,经由“外交休兵”的共识停止意识形态的竞逐,台湾藉此才能够顺利参与国际组织并拓展国际空间。两岸协商、国际空间、国际参与便是当前台湾涉外链的三个关键环节。眼观当前诡异动荡多变的世界局势中,台湾无论在经济链或涉外链上,两岸都应该尽速恢复互信基础建立起双向顺畅的沟通模式,重新启动已经断链六年的交流合作关系,才是当今台湾经贸和涉外关系上能否获得重大突破的关键课题。
假如两岸关系发生严重冲突变化,不仅影响台湾对外关系,也势必影响台湾产业的生存发展,进而冲击经济成长;也因此,政治人物在看待两岸关系时,不能仅从意识形态出发,而忽略它对台湾经济和对涉外关系的重要性。
当今民进党政府拥有完全执政的优势,这正是蔡英文引领台湾政治跳脱蓝绿对立、仇恨的最佳时刻,也是她带领台湾经济突破转型成长迟滞的大好机会。问题是,机会稍纵即逝,如果不能好好把握,一旦两岸关系又因美中大国博弈、甚至受到世界邪恶轴心国的刻意操弄,因而演变成两岸兵戎相见的悲惨局面!到时蔡英文口口声声中所谈什么美好愿景或共创未来发展,恐怕都将无从着力打造,最终其历史定位将是两岸历史罪人。
笔者期盼在未来两年,两岸领导人都能发挥智慧,让和平发展之势不可逆,让空档变成机会,台湾主政者也能够为了人民幸福安全由,抛弃其台独意识形态的治理念头,并且谨记台湾只有和陆才能保台、才是两岸人民苍生之福。
(作者:陈韦迪,财团法人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副董事长)
中评社香港5月24日电(作者 陈韦迪)两岸交流历经40年风雨,此刻正如二百多年前狄更斯双城记里所描述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作主的年代,也是愚蠢当家的年代;这是有所信仰的年头,也是凡事怀疑的年头;这是光明亮丽的季节,也是黑暗笼罩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也是绝望之冬;我们什么都有,也什么都没有;我们正走向天堂之路,也正走向地狱之门,明天会是如何?就看我们今日的决择。
当今世局动荡不安,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时代中,历史殷鉴,深盼两岸因此都能进一步展现智慧,避免人民得承受愚蠢的结果。历史是一条长河,是什么影响了它的流向?古往今来,人性都是最复杂的,在任何一个微小的历史变量之间,都可以导致我们已知的过往发生巨大的变化危机;台湾人民正承受着恐惧的心情,只因为受到廿六年来主政者决策延误、错误而付出的代价,真是何其不幸!何其无辜啊。
回忆马英九政府在意识形态及各种势力相互纠缠下,施政陷入困境,幸好有最重要的政绩两岸和平红利出现,在最棘手的两岸问题上,他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就是两岸和平;在马政府任内,两岸关系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默契下,台海进入前所未有风平浪静。如今从经济发展策略看,台湾白白地丢掉了廿六年(李登辉十二年、陈水扁八年、蔡政府六年)两岸融合的广度与速度、厚度与力度,这些年来在台独政客们意识形态牵制及执政者多数优势反对之下,远远落后极大的程度,如今人民得面对这廿六年来因政府决策之延误,造成了今日台湾人民存在生活及经济发展危机的困局。世间每个人在生与死之前,都充斥着无数的侧面,像是一面面镜子交互对照着,历史中人类灾难性的错误往往都来自无知与偏执。
台湾人民在政治、经济双重曝险下的凶险局势,难道只能期望台湾人民自求多福吗?台湾在民进党政府的执政下,政治上毫无犹豫地走向与中国大陆正面公开敌对,在价值选择与地缘政治上倒向美国,乞求美国协助“抗中”,把自己变成一颗棋子,一个战争代理人。台湾大部分人民都希望和平,希望维持民主自由生活模式,又乐于与中国大陆人民往来,恢复正常交流,早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的古书“尚书”,就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说法,民之所欲长在我心,并非选举口号,当执政者面对成熟稳定的民意时,呼吁两岸政府与政党都应致力于降低双边敌意,避免擦枪走火造成人民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以利争取民心支持,才是两岸人民、同胞之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