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先锋”?——专访茅奖作家东西

(来源:新华网)

  中评社北京1月2日电/据新华社报导,他本姓田,名代琳,出生于广西河池天峨县谷里屯。后来,他考入师专,走出大山,走上文学之路……

  2023年8月,第11届茅盾文学奖揭晓,5部获奖长篇小说中,他的《回响》在列。

  30年前开始写小说时,他便以“东西”为笔名,有种打破常规的先锋意识。先锋、探索、创新……成为他文学创作的关键词。

  何以“先锋”?在与记者的对谈中,他娓娓道来。

  坚持,终获“回响”

  获得茅奖前,《回响》已经以影视剧的方式被大众知晓。它讲述了女警冉咚咚既要侦破凶案又要侦破感情谜团,两条线上的心理较量同时展开,缠绕碰撞,引发“回响”。

  “《回响》采用了类型小说推理加严肃文学写心理的技法,希望借类型小说之‘壳’,行纯文学之‘实’。”东西透露,从构思到完成,小说用时数年。此前,他的《耳光响亮》《后悔录》《篡改的命》都曾角逐茅盾文学奖,但都铩羽而归。“是不断地改变、突破,才有了今天的《回响》。”

  4年仅评5部长篇小说,本届茅奖竞争之激烈不言而喻。评论界认为,构思奇巧、故事性突出是《回响》胜出的关键,正如茅盾文学奖颁奖词所称,小说“以富于认识和表现能力的艺术形式,探索当代城市生活的精神状况”。

  东西告诉记者,十多年前他就想写一部关于情感推理的长篇,但并未动笔。“写作不仅是技术问题,还包括你的历练,包含你的命运以及由命运刺激而成的思想,仿佛煲汤,得用文火慢慢熬。”

  “生活的复杂性需要复杂的写作技术去照亮。我想我正走在这条写作的道路上。”东西认为,这次获奖是对他30年来坚持写作和创新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