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中评社北京12月26日电/据科技日报报导,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大豆面积产量双增、自给率继续有所提高。肉蛋奶、棉油糖、果菜鱼供给充足,质量安全有保障。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12月25日,多位专家学者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全面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发挥行业优势,突出自身特色,着力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树立大农业观,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

  “大农业是朝着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方向发展的立体农业。区别于传统的、主要集中在耕地经营的、单一的、平面的小农业。”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告诉记者,“大农业观超越了单纯的耕地生产和一产的范畴,要求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种养加一体、产加供销贯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旨在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郭天财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我深感必须加强农业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贡献率,实现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农机作为落实大农业观的重要一环,对现代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驻马店市农机中心积极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助力粮油等农作物提升单产。”河南农吉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江涛表示,将积极推广新技术,让技术创新成果服务于更多农户,以实际行动践行大农业观,为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