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苍祥:拜登3招抗通膨救选举 7月是关键
中评社台北6月6日电(记者 倪鸿祥)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教授林苍祥接受中评社访问指出,美国的通膨居高不下,让拜登声望非常低,不利于11月期中选举,拜登提出尊重联储局(Fed)决策、调控油价与食物供给,以及持续减少联邦赤字等3招抗通膨做法能否奏效,7月会是关键。
林苍祥,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系研究所MBA,美国波士顿大学财务金融博士。曾任台湾财务工程学会理事长,“行政院国安基金管理委员会”首届委员、开发基金投审委员,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上市审查委员,台湾期货交易所董事、监察人。现为淡江大学财金系教授。
林苍祥表示,拜登6月1日提出的3招抗通膨的方法,一是尊重联储局(Fed)的决定。二是遏制物价上涨让美国一般家庭能负担经济。三是持续减少联邦赤字,并将提出讨好年轻选民的政策。
林苍祥提出,美国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8.3%,较3月CPI的8.5%稍稍降低,4月核心CPI为6.2%,低于3月的6.5%,但都高于市场预期,外界因此认为美国通膨压力仍大,但联储局(Fed)是以扣除波动剧烈的食品与能源后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作为观察指标,3月PCE由5.2%降至4月4.9%,反而是负成长,因此有另一派学者研判通膨可能已经触顶。
林苍祥说,CPI与PCE的差别,就在于其中的移转性支付,因为美国大撒币的钱是算在PCE里面,2020、2021都算进去,2022年没有大撒币,所以今年连续两个月都负成长,因为移转性支付都没了。
林苍祥告诉中评社,虽然全球都在通膨,美国的通膨状况会影响其他方的通膨状况,但各地方造成通膨的因素并不一样。美国的通膨因素主要来自于2019年疫情爆发后政府采取货币寛松,也就是大撒币作为,导致美国人有钱后需求变得非常热络,这反应在两个地方,一是中古车价高涨,2020、2021年中古车的涨幅比新车涨幅还高;二是房价过高且房租高涨。另外,石油价格与食物价格、包括化学肥料都上涨;近2年美国年轻人投资股市大赚钱,也造成股市大涨。
林苍祥指出,Fed从3月开始升息1码、5月升息2码,预估6月又会再升息2码,拜登全部照单全收尊重Fed的决定。拜登是个政治老手,认为找对人就能让制度发挥功能,经济状况就会恢复正常,因此他相信目前的Fed,这个作为正好凸显与前任特朗普完全不同,因为特朗普执政时经常怒批Fed。
林苍祥分析,Fed大幅升息的政策是要冷却需求热络的效应,所以必须让这些财富效应消失,减缓通膨,但更重要是把股票、房地产市场打下来,让美国人重回劳动市场,但又不能强力打压影响经济成长,因此逐月观察变化,而美股三大指数4月与欧股都出现跌势,但与欧股大跌状况不同的是,美股4月只是小幅回跌,维持平盘,而房地产已出现冲击。
林苍祥说,在遏制物价上涨让美国一般家庭能负担经济的作为方面,拜登采行的配套措施,一是提出有史以来释出战备储油最多的计划,二是投入21亿美元健全食物体系,将加强食品加工和分销方面的竞争,及增加获得健康食品的机会,并扩大美国农民的市场来遏制物价上涨,让美国一般家庭能负担经济。
林苍祥表示,拜登第三招是持续减少联邦赤字,并将提出讨好年轻选民的政策。美国国会预算处(CBO)5月底预计,今年赤字将减少1万7千亿美元,是史上最大降幅;拜登还计划税法改革进一步减少赤字;拜登还说会提出住房供应行动计划,将建造超过100万个居住单位,以协助未来5年解决住宅短缺问题。
林苍祥说,各项经济政策采行都不会立竿见影看到效果,大约都需要3个月的时间,从Fed3月开始升息,4月CPI、核心CPI、以及PCE数据开始下降,如果能连续3个月维持下降趋势,政策才算有效,简单的指标就是通膨一旦落底,美股跌幅也会跟着落底,因此7月对拜登能否扳回期中选举的劣势是关键。
中评社台北6月6日电(记者 倪鸿祥)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教授林苍祥接受中评社访问指出,美国的通膨居高不下,让拜登声望非常低,不利于11月期中选举,拜登提出尊重联储局(Fed)决策、调控油价与食物供给,以及持续减少联邦赤字等3招抗通膨做法能否奏效,7月会是关键。
林苍祥,台湾大学物理系学士,交通大学管理科学系研究所MBA,美国波士顿大学财务金融博士。曾任台湾财务工程学会理事长,“行政院国安基金管理委员会”首届委员、开发基金投审委员,台湾证券交易所董事、上市审查委员,台湾期货交易所董事、监察人。现为淡江大学财金系教授。
林苍祥表示,拜登6月1日提出的3招抗通膨的方法,一是尊重联储局(Fed)的决定。二是遏制物价上涨让美国一般家庭能负担经济。三是持续减少联邦赤字,并将提出讨好年轻选民的政策。
林苍祥提出,美国4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8.3%,较3月CPI的8.5%稍稍降低,4月核心CPI为6.2%,低于3月的6.5%,但都高于市场预期,外界因此认为美国通膨压力仍大,但联储局(Fed)是以扣除波动剧烈的食品与能源后的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作为观察指标,3月PCE由5.2%降至4月4.9%,反而是负成长,因此有另一派学者研判通膨可能已经触顶。
林苍祥说,CPI与PCE的差别,就在于其中的移转性支付,因为美国大撒币的钱是算在PCE里面,2020、2021都算进去,2022年没有大撒币,所以今年连续两个月都负成长,因为移转性支付都没了。
林苍祥告诉中评社,虽然全球都在通膨,美国的通膨状况会影响其他方的通膨状况,但各地方造成通膨的因素并不一样。美国的通膨因素主要来自于2019年疫情爆发后政府采取货币寛松,也就是大撒币作为,导致美国人有钱后需求变得非常热络,这反应在两个地方,一是中古车价高涨,2020、2021年中古车的涨幅比新车涨幅还高;二是房价过高且房租高涨。另外,石油价格与食物价格、包括化学肥料都上涨;近2年美国年轻人投资股市大赚钱,也造成股市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