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评出2022年香港十大新闻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大会暨新一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中评社 林艳摄)

  中评社香港1月2日电(中评报导组)中国评论通讯社港澳新闻中心经评议,评出2022年度香港十大新闻,具体如下:

  一、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 习近平访港并宣示“一国两制”必须长期坚持

  6月30日至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大会暨新一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香港“一国两制”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且郑重宣示“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此外,习近平还就确保“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提出“四个必须”,也对香港由治及兴提出“四点希望”,为香港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习近平表示,25年的实践告诉我们,祗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一国两制”的实践规律,才能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一是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二是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三是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四是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

  习近平也表示,当前,香港正处在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未来5年是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对此,他提出四点希望:一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二是不断增强发展动能;三是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四是共同维护和谐稳定。

  访港期间,习近平还密集出席了10多场活动,包括会见各方人士、考察香港科学园、视察驻港部队等。

李家超高票当选(来源: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处)

  二、李家超高票当选香港第六任行政长官 “爱国者治港”新时代序幕正式开启

  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顺利进行,李家超以1416张支持票高票当选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人选。随后,李家超获得国务院正式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并在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自监誓下正式就职。此次选举是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及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后进行的首次行政长官选举,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随着新选举制度下的三场选举顺利完成以及新一届特区政府班子的组成,“爱国者治港”新时代序幕也正式开启!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李家超的首次述职中,也充分肯定了李家超和新一届特区政府的工作,尤其是展现出“爱国者治港”新气象。

沈春耀、谢伏瞻等中央宣讲团成员专程赴港(中评社 林艳摄)

  三、二十大报告擘画香港发展蓝图 香港掀起学习二十大精神热潮

  二十大报告涉港部分内容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篇幅最大、分量最重,为香港擘画了未来发展蓝图。二十大召开以来,香港社会也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热潮。特区政府、立法机构、政团社团、各界别各阶层,举办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习研讨活动,包括中联办主任骆惠宁以“国家新征程、香港新机遇”为主题,给特区政府和香港社会各界做了专题分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谢伏瞻等中央宣讲团成员专程赴港举办宣讲活动;香港特首李家超主持特区政府学习座谈会和分享会,立法会召开学习大会,一致通过学习二十大精神、推动香港发展的议案。此外,爱国爱港政团社团也举办了大量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分享活动。香港各大媒体纷纷开辟专栏,高规格、全方位、多角度解读大会精神,“二十大”成为香港近两个月来的热词。

第五波疫情严峻时期,内地医护人员援港抗疫

  四、香港第五波疫情席卷全城 中央全力援港稳控疫情

  今年年初,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肆虐,最高峰时单日确诊人数超过5万人,香港公立医院急诊室服务崩溃,隔离中心爆满,很多媒体用“人间炼狱”形容当时公立医院和安老院的场景。在香港疫情最严峻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表达了对香港疫情的高度关注和对香港市民的亲切关怀,并强调了“三个一切”和“两个确保”。随后,中央全力支援香港抗疫,特别成立若干工作组负责与香港特区政府对接,逐项解决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有关请求援助事项。医疗专家组、医疗队、护士护工大量援港,保障充足抗疫物资供应,并大量援建社区隔离设施建设。3月初,中央援港防控专家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及内地专家团队抵港。在中央的全力援港下,第五波高峰过去后逐渐回落,香港防疫逐步恢复常态化。
 

香港与内地“通关”在望。(来源:大公文汇)

  五、时隔近三年 香港与内地通关在望

  12月24日,香港特首李家超结束北京首次述职行程返港后宣布,与内地“通关”可以实现了,中央同意逐步、有序、全面“通关”。他指出,特区政府会即时联系国家卫健委、国务院港澳办、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等有关单位,积极寻求获得共识的方案并报请中央审批,予以在一月中之前落实。目前,特区政府现已成立涵盖政府全部15个政策局的“通关事务协调组”,并且在圣诞假期举行了首次会议。协调组组长、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会上已要求各政策局会全速就各自范畴梳理并作出通关所需部署。此外,国家卫健委12月26日也发布了最新公告,自1月8日起取消入境检测及集中隔离。时隔近三年,香港与内地“通关”终于在望,这令不少期盼已久的香港市民倍感振奋。

李家超出席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图片来源:政府新闻网)

  六、香港重返世界舞台社会各界倍感振奋

  2022年11月,香港举办了多项国际大型盛事,象征香港重返世界舞台。11月3日,举办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200余位全球金融界人士参加;11月6日,香港国际七人橄榄球赛落幕,包括特首、政府高官在内的6.5万人次到现场观赛;11月7日,香港法律周活动开幕,多个国际法律组织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会。在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演讲中两次提到一句话:“香港最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他说,这是一场“香港重返舞台峰会”,香港已再次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同时,香港在“走出去”方面也有新举措。11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前往泰国出席在曼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李家超还与其他经济体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谈,就共同关心的议题交流意见。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后,李家超率领香港商贸代表团继续访问曼谷,加强香港与泰国的联系和经贸交流。

香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顺利举行(中评社图片)

  七、香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会议顺利举行选出36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会议于2022年12月15日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选举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的规定,会议选出了36名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确定了5名未当选为代表的候选人在代表因故出缺时的递补顺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的规定,主席团已将以上选举结果报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进行代表资格审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将根据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提出的报告,确认代表资格,公布代表名单。

百年中环老式茶楼“莲香楼”宣布不敌疫情结业(图片来源:文汇报)

  八、香港民生经济遭遇寒冬多个行业出现“倒闭潮”

  在今年年初,受第5波疫情爆发影响,本来已经衰弱的香港经济再度急转直下,饮食、娱乐、以及服务业界大受打击,掀起“倒闭潮”、“结业潮”。

  今年8月,百年中环老式茶楼“莲香楼”与同系的荃湾莲香栈宣布不敌疫情结业,目前祗有上环莲香居继续经营。莲香楼字号已有逾百年历史,早于1889年开业,前身是广州城西一间主要制作及售卖糕点的店铺。1918年起在香港开设分店。连锁零食店优之良品在港屹立逾30年,深受内地自由行旅客欢迎。当中果汁猪肉乾、鸭舌等经典零食是不少80、90后的童年回忆。但今年6月优之良品突然宣布全线结业,优之良品发言人表示,以往生意依赖自由行,而疫情爆发后本港游客锐减,公司亏损,又通关无期,遂决定全线。成立逾半世纪的老牌旅行社康泰旅行社全线早已暂停营业,其母公司凯撒同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0月发公告称,康泰旅行社主营业务在粤港澳地区,受疫情持续影响较大,已缺乏债务清偿能力,通过启动康泰清盘。康泰一度为旅游业界龙头,2001至2014年连续14年成为全港最多顾客的旅行社,并在深圳及广州设立分社,成为全国第一家粤港合资出境组团旅行社,将香港式优质服务引进内地。周星驰的经典电影《食神》的取景地、拥有72年历史的珍宝海鲜舫,是不少人的集体回忆。珍宝海鲜舫母公司香港仔饮食集团今年决定于6月将珍宝海鲜舫整艘船拖离香港,但离开香港后传出沉船的消息,令人惋惜。

香港特首李家超发表首份《施政报告》,其中“抢人才”成为聚焦点之一(中评社图片)

  九、香港人才外流问题引关注港府加大力度“抢人才”

  10月19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发表首份《施政报告》。其中“抢人才”成为聚焦点之一。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之一,亦是内地对接国际市场的重要窗口,必须更积极和进取地“抢企业”、“抢人才”。报告指出,过去2年,香港本地劳动人口流失约14万人。政府除积极培养和留住本地人才外,会更进取吸纳外来人才,并推出7大政策,从放宽年度配额和逗留期限、免除合资格人才置业额外印花税等方面入手。

  12月23日,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和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公布“抢人才、抢企业”计划。由12月28日起推出“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并会筹实体办公室,有信心在未来3年每年吸引3.5万名人才来港,预计每人逗留香港至少12个月。另若加上每年大学毕业生约5万人、3年约15万人;两者合共3年可吸引约25万人,足够弥补过去两年本港流失约14万人。陈国基又指,明年1月起将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年度限额,有信心各项计划能达成所订立的“关键绩效指标(KPI)。

香港故宫博物馆开馆,受到香港市民热烈欢迎(图片来源:新华社)

  十、香港故宫博物馆开馆一票难求受到香港市民热烈欢迎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7月3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参观,展出从故宫博物院藏品中精选出来的逾900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166件国家一级文物,为观众讲述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受到香港市民热烈欢迎。每个月的门票一经发售,便在短时间内售罄。每日前来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絶。

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大会暨新一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中评社 林艳摄)

  中评社香港1月2日电(中评报导组)中国评论通讯社港澳新闻中心经评议,评出2022年度香港十大新闻,具体如下:

  一、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 习近平访港并宣示“一国两制”必须长期坚持

  6月30日至7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大会暨新一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香港“一国两制”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且郑重宣示“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现场响起热烈掌声!此外,习近平还就确保“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提出“四个必须”,也对香港由治及兴提出“四点希望”,为香港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习近平表示,25年的实践告诉我们,祗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一国两制”的实践规律,才能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一是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二是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三是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四是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

  习近平也表示,当前,香港正处在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未来5年是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对此,他提出四点希望:一是着力提高治理水平;二是不断增强发展动能;三是切实排解民生忧难;四是共同维护和谐稳定。

  访港期间,习近平还密集出席了10多场活动,包括会见各方人士、考察香港科学园、视察驻港部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