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儒学研究 推动交流互鉴
2013年以来,孔子研究院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使命,扎实做好儒学研究阐发、交流互鉴、传承普及、人才集聚等工作,努力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实现新作为,迈上新台阶。
研究阐发“攀峰”
前不久,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的第二十五届(2022年度)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评奖会上,由孔子研究院组织30余位学者参与整理、撰写的《曲阜儒家碑刻文献集成》从华东地区18家出版社出版的134种图书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
该著作耗时十载,着录曲阜地区重要碑刻近700块,附录碑刻存目及研究文章20余篇,总计200余万字,涵盖了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中曲阜入选的全部90通(方)碑刻,是孔子研究院推进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曲阜儒家石刻文献集成”的最终成果。
“这一著作结合多种传世文献,对曲阜地域内有儒学价值的碑文进行了较为全面、详细的整理和注释,对前人着录进行了全面校勘,有利于在历史大背景下透视碑文的价值和意义,是孔子研究院‘中华文明内涵研究’的重要成果。”著作主编、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说。
十年来,孔子研究院充分发挥身处孔子家乡曲阜的地缘优势,聚焦“论语学研究”“中华礼乐文明研究”“《孔子家语》研究”等学术专题,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勇攀学术高峰,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56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4项,编纂出版各类学术著作10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