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纪实影像传承民族文化

在影片展映现场,观众正在与导演交流观影心得。(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供图)

  中评社北京12月14日电/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当农民拿起相机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春节时河南的农民会怎样相互打趣对方村的能人?住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是如何割橡胶的?这些答案都能够在第五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放映的影片中找到。

  镜头记录真实中国

  日前,第五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在京举行。本届影展以“四海一家”为主题,收到来自全国667部投稿作品,再创新高。经过评审委员会评选,最终评选出56部入围影片。这些影片用镜头语言探究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记录社会变迁下不同人群的生活变化,启发人们对艺术和哲学问题的思考,记录并向观众展现真实的中国。

  开幕式上展映的影片《问稻》围绕“谁来生产我们的稻米”呈现了一幅幅中国农业社会的画像。影片基于人类学观察方式,展现了过去10年间中国西南乡村在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变迁。导演王珏希望能够客观忠实地记录这些变化,“我们去理解这种变化的方式就是去问问题,去问一些我们不能自己做出回应的问题。”她说。

  在自由设计师胡亚龙看来,纪录片能让人们瞭解他们本不瞭解的事物和现象。“如果不是看了这部影片,我很难瞭解粮食生产细节的。”胡亚龙在观看完《问稻》后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