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提升中医认受性 分担医疗体系压力
梁文瀚表示,在现有医疗体制下,医护辅助人员在经过训练后,可以从事打针抽血工作、没有医护学历的病人服务助理(PCA)可以进行部分医疗专业操作,但接受了五、六年的医学教育的中医师,在现代医学的范围内不被信任,连用个中医传统就存在的刃针都要心惊胆跳,生怕被当成做了西医操作。
梁续指,香港医护人手不足,但中医却被认为人手过盛,那是因为中医始终被局限在原有范围,和现有公共卫生体系连系薄弱。他举例,政府推行防治流感,从来都没整合中医资源,最多是告诉大家中医也可以治流感,把中医看成替代疗法,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整合,“治未病是中医的根本,虽然方法理论和现代医学不同,但预防疾病是中医的优势,加上吸取内地抗疫经验,中医是很适合融入每年防疫战略中的,但在香港的防疫措施中,中医依然是另类治疗的身份,没有和其他防疫措施有任何协作关系。”
需确立中医转介权和被转介权
梁文瀚认为,香港发展中医药的当务之急,是提升中医在现代医学认受性,首先要确立中医的转介权和被转介权;其次,应该容许中医在进修后,进行抽血作基本检查、注射流感疫苗等基础医疗操作,“这样不但可以纾缓公营医疗体系的压力,同时可以增大中医的接触面,善用中医资源服务社会,为中医带来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