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何花钱上自习
近年来,主打“沉浸式学习”的付费自习室火了。不仅是大城市,小县城里也办起了自习室,可谓“遍地开花”。截至2022年,我国付费自习室用户人数增长到755万人,其中20岁至30岁年龄段的年轻人占比超过50%。
作为共享经济新业态,付费自习室的出现和走红并非偶然。为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要花钱买自律,这是一种自觉还是内卷?除了付费自习室,哪里可以提供安静的学习空间?在倡导全民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当下,如何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付费自习室早已遍地开花
靠近窗户,光线明亮通透的C5座位,是李珍在北京一家付费自习室的固定座位。白色课桌上,配备了护眼台灯、多孔插座和一个多层简易书架,在这个小天地里,她正向着“梦中情校”冲击。上午9点准时落座,中午吃饭休息1个小时,到晚上9点关灯离开,这就是她每天的生活轨迹,“我不是在自习室,就是在去自习室的路上”。
“双非”本科毕业后,李珍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但由于收入和预期不匹配,她便辞职开始准备考研,希望能够实现“鲤鱼跃龙门”。“我住的是合租房,房间里连一张书桌也摆不下,于是我就想能不能在家门口上自习。”李珍回忆说,她一连体验了好几家付费自习室,最后在一家安静整洁、价格和距离都适中的自习室办了卡。
如今,在全国不少大中城市,只要打开手机搜索,就会发现付费自习室已遍地开花。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北京付费自习室数量居全国第一,有596家。西安、上海、成都、广州付费自习室数量分列全国第二至第五名,分别有533家、427家、357家、33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