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岛线西段 改中型铁路模式

  中评社香港12月13日电/据大公报报导,《大公报》今年4月提出推动发展港岛南区旅游业倡议,就早于2014年提出的南港岛线西段,提出采用云巴等新轨道系统可能,令项目加快落成。政府昨日公布的《香港主要运输基建发展蓝图》,提出南港岛线西段考虑研究以中型铁路建设,目标于明年内敲定推展的合适技术方案。

  特区政府表示,正积极推进南港岛线西段的规划工作,以连接香港仔、华富、数码港等地区至南港岛线黄竹坑站,以及港岛线香港大学站。鉴于沿线地势起伏,受重型铁路的爬升能力所限,南港岛线西段部分路段须深入地底,其运输及成本效益皆不理想。

  有见及此,政府正研究有否合适的替代运输系统,能满足该走线的运输需求,同时能提高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及整体成本效益。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表示,现在不论国内外都会有合适系统提供此类项目,此模式也较重铁更灵活,最重要是能服务市民,走线或与原本采用重铁的规划有出入,但相信各个站都会设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他承诺争取尽快落成,期望能配合华富邨重建人口增长。

  立法会铁路事宜小组委员会副主席张欣宇于今年4月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轨道系统近年有不少突破性发展,只要政府愿意以创新思维推动发展,引入新的轨道系统,南港岛线西段可望用更少的资源、更短的时间建造。

  就政府宣布南港岛线西段弃用重铁模式,张欣宇昨日向《大公报》表示,自己当年有参与南港岛线建设,深知现时使用的三卡列车,来之不易,“当时又要开山,又要爆破,耗了重铁的成本,最终只能得到一个中型铁路的运载系统。”他认为以中型铁路建设南港岛线西段,成本和时间只需要重铁的三分之一。

  《蓝图》并提出,在明年底前,就东九龙、启德的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项目,邀请本地及国内外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的供应商及营运商,递交意向书,以敲定落实细节及招标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