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蓝环境深耕资源化利用 助力无废城市建设

  中评社北京12月12日电/ 据证券日报报导,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垃圾围城”之痛,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运用先进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零填埋、零废弃”,是城市固废处理的理想模式。瀚蓝环境在佛山市南海区打造纵横一体化的固废处理“瀚蓝模式”,成为中国城市无废化进程中的典型样本。

    佛山市南海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常住人口近400万,每天产出大量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全部由瀚蓝环境负责运营的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处理。这是全国首个实现固体废弃物100%协同处理的产业园,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在高档社区和大学城稳定运营的固废处理产业园。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瀚蓝环境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这里不仅没有一缕垃圾焚烧的青烟,而且没有一丝臭味,充满设计感的厂房和环保科普馆,令整个园区更像是一座公园。而正是这座“公园”,承担着南海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污泥处理、餐厨垃圾处理、工业危险废物处理等重要职责,园区还连通着全国首个大规模餐厨垃圾沼气制氢加氢一体化项目。

    “近年来,瀚蓝环境围绕国家‘无废城市’建设目标,不断丰富和完善固废处理全产业链,持续探索资源化循环利用,并推动‘瀚蓝模式’在全国多地复制。”瀚蓝环境总裁金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打造固废处理“瀚蓝模式”

    “瀚蓝环境把园区里的每一个臭气因子都梳理了一遍,做了100多项技术改进,把400个产生臭气的点进行处理,高效的负压系统把臭气抽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炉之中。因此,在园区的任何角落都闻不到臭味。”瀚蓝环境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在这座园区内,不仅固体垃圾可以“变废为宝”,连臭气也被资源化利用,参与到园区循环系统之中,既能提高垃圾燃烧效率,又能降低除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