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中国才是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来源:大公报 作者:周八骏
从2018年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到2023年底的5年多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2020年至2022年间发生的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引发2022年2月24日以来的俄乌冲突,加上2023年10月7日突如其来的巴以新一轮冲突,世界已然呈现热战扩大与新冷战加剧相互交织、十分复杂动荡波谲云诡的态势。
一方面,美国已触及或看到自身战略能力的边界。拜登政府口头宣称美国拥有在欧洲与中东同时应付两个战场的实力,但是,白宫十分担心在西太平洋再与中国走向全面摊牌的边缘。
另一方面,所谓“全球摇摆国家”亦即地区大国普遍显露力不从心,在大国间周旋的空间不断收缩。以印度为例,莫迪政府先是谴责哈马斯突袭以色列,未能获取以色列青睐,于是,改为同大多数国家一起呼吁巴以双方停火止战。与此同时,中小型国家或者无所适从或者莫名惊恐。
世界贸易和经济没有因为新冠疫情大流行结束而走上稳定复苏的轨道。相反,全球化逆转,经济泛政治化肆虐,产业链供应链断裂,以及美国持续推行高利率政策,主要国家缺乏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众多国家政府的治理能力不足以应对内部和外部挑战,这一切,使越来越多国家政府和人民将注意力转向政治稳定和贸易经济增长。
和平,是政治稳定、贸易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巴以新一轮冲突激发世界各国包括中东地区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巴以新一轮冲突也促使美西方思考乌克兰危机的出路。
于是,2023年11月,全球呈现一系列要求和平的行动。
中美两国元首在旧金山会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的。经过5年多激烈较量,美国对中美关系形成了三点基本判断。第一,中国制度和文化不可能被美西方改变和打败。第二,中美将展开长期激烈竞争,很可能持续到本世纪中叶甚至再久一点。第三,中美皆为核大国,不能直接发生冲突。
团结应对挑战
就我们中国而言,始终致力于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旧金山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晚宴发表讲话,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我们决不会走通过战争、殖民、掠夺、胁迫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
为世界和平和人类发展,中国处理对外关系贯彻求同存异。202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法国外长科隆纳举行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王毅指出:“只要中欧携手,阵营对抗就不会出现,世界分裂就不会发生,‘新冷战’就打不起来。”
中方关于中欧关系这一新表述,既反映世界面对阵营对抗、世界分裂和新冷战的风险,也表达中国坚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家和国家组织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欧洲和中东皆已点燃战火,亚洲和西太平洋不能再启战端。为此,中国与日本重新确认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两国关系定位,与韩国确认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定位。2023年11月26日,在时隔4年多再度举行的中日韩外长会上,王毅强调,中国始终是东北亚局势中的稳定力量,一直并将继续为缓和半岛局势发挥建设性作用。
2023年即将结束之际,俄乌冲突各方也释放向谈判停火方向演变的信息。2023年11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上称,战争是悲剧,俄罗斯愿意就俄乌冲突展开谈判,并指出是乌方不同意谈判。
11月24日,乌克兰媒体报导,乌克兰执政党“人民公仆”议会党团主席阿拉哈米亚(David Arakhamia)披露,俄乌冲突爆发不久,2022年3月,他率领乌克兰代表团在白俄罗斯和土耳其与俄方代表团谈判。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俄罗斯向乌克兰提出和平协定,承诺若乌克兰保持中立且不加入北约,俄罗斯便停火。拉哈米亚称,出于对俄罗斯的不信任,而且,若同意保持中立并放弃北约成员国身份需要修改乌克兰宪法,以及英国时任首相约翰逊反对,乌克兰选择继续战斗。
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颇难结束。但只要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反对战争,和平即使脆弱也能维持。
来源:大公报 作者:周八骏
从2018年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到2023年底的5年多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2020年至2022年间发生的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引发2022年2月24日以来的俄乌冲突,加上2023年10月7日突如其来的巴以新一轮冲突,世界已然呈现热战扩大与新冷战加剧相互交织、十分复杂动荡波谲云诡的态势。
一方面,美国已触及或看到自身战略能力的边界。拜登政府口头宣称美国拥有在欧洲与中东同时应付两个战场的实力,但是,白宫十分担心在西太平洋再与中国走向全面摊牌的边缘。
另一方面,所谓“全球摇摆国家”亦即地区大国普遍显露力不从心,在大国间周旋的空间不断收缩。以印度为例,莫迪政府先是谴责哈马斯突袭以色列,未能获取以色列青睐,于是,改为同大多数国家一起呼吁巴以双方停火止战。与此同时,中小型国家或者无所适从或者莫名惊恐。
世界贸易和经济没有因为新冠疫情大流行结束而走上稳定复苏的轨道。相反,全球化逆转,经济泛政治化肆虐,产业链供应链断裂,以及美国持续推行高利率政策,主要国家缺乏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众多国家政府的治理能力不足以应对内部和外部挑战,这一切,使越来越多国家政府和人民将注意力转向政治稳定和贸易经济增长。
和平,是政治稳定、贸易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巴以新一轮冲突激发世界各国包括中东地区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巴以新一轮冲突也促使美西方思考乌克兰危机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