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八大行动”助困难人群温暖前行

  中评社北京12月11日电/据新华社报导,“现在我们靠种芹菜,买了车子,造了房子,生活越来越好了。”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三围村陈大伯面对记者笑得合不拢嘴,身患残疾的陈大伯正是“芹”暖致富路扶困助残共富基地的受益者。

  基地纾困增收项目是杭州市萧山区慈善总会助力共同富裕行动“八大”计划之一。2017年该基地成立至今,帮扶农户种植芹菜的总收入为331.8万元,平均每户每年增收1.8万元。在萧山区慈善总会的助力下,靖江街道萧山残疾人科创园帮扶共富基地、楼塔豆苗帮扶共富基地、河上稻田养虾慈善共富基地相继成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萧山慈善紧跟时代发展,创新救助模式,从输血型救助向造血型救助并重转变,带领更多当地群众走上共同富裕之路。2022年,《萧山区慈善总会助力共同富裕行动计划》出台,推出固本强基行动、深耕拓展募捐行动、普惠项目保障行动、创新创优项目行动、基地纾困增收行动、数智赋能行动、义工服务提质行动、榜样激励行动等“八大行动”。

  围绕民生保障,萧山区慈善总会精心策划实施品牌慈善项目,推出普惠型、创新创优型、基地纾困增收型项目为共同富裕助力加码。“善行萧然·情暖万家”慈善项目是区慈善总会和各分会联动实施的大型普惠型慈善品牌项目,该项目每年慰问一万多户家庭,自2003年起至今,解了一批又一批困境家庭的“燃眉之急”;在党湾镇王先生新改造好的家里,一眼望去,卧室乾净、整洁,厨房的煤气灶和抽油烟机焕然一新……这是区慈善总会创新创优型项目——“焕新家”带给困难群众的改变,该项目实施4年来,共投入慈善资金500余万元,惠及903户低保家庭。

  在“八大行动”实施过程中,萧山区慈善总会固本强基,数字赋能,充分发挥“小站”大作用,打通救助“最后一公里”。进入“萧山区慈善总会”官方微信号的“线上捐款”栏目,可查到江寺社区慈善工作站已筹29568元,衙前镇明华村慈善工作站已筹175万元……一个一个慈善工作站筹得的善款一目了然。

  2021年9月,浙江省首个智慧慈善工作站在瓜沥镇梅林村成立。仅仅两年后,萧山不仅基本实现了村社慈善工作站全覆盖,还实现了“一村(社)一码”、村(社)募村(社)用。每一个村、社区都有自己的捐赠码;扫码捐赠后,善款通过区慈善总会进入该村社慈善工作站,不出家门即可进行捐赠、开票、下载证书等业务。2022年,全区500多个村社慈善工作站共募集善款1150余万元,大大提高了村(社)慈善工作站的救助能力。

  “通过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的双向奔赴,萧山人行善逐步形成一种习惯。”萧山区慈善总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助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萧山慈善将逐步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从“精英慈善”向“大众慈善”转变。

当当礼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