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芒市鲜食玉米采摘二三事

  中评社北京12月11日电/据新华社报导,夜半抢“鲜”机——云南芒市鲜食玉米采摘二三事

  10日夜里12时,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风平镇芒赛村的一块玉米地里一片漆黑。万籁俱寂,耳畔只有凉风拂过玉米地发出的“沙沙”声,湿润泥土特有的芬芳味道弥散在田间。

  记者打开手机的手电筒,慢慢走进地里。不一会儿,前方能看见星星点点的光亮在晃动,吆喝声、掰玉米声、货车引擎轰鸣声渐渐清晰。村民线岩接到记者电话后远远地喊:“我照你们!”头戴式照明灯射出一道笔直的白光,在夜色中格外显眼。

  循着光走到近处,记者看到一派火热的劳作景象:妇女们将掰下来的鲜食玉米放进筐里,工人们把装满鲜食玉米的筐背出来,再运到货车上。10多个人在玉米地里进出,忙中有序。见记者到来,一名村民笑着说:“玉米涨价喽,来帮我们掰两个!”

  为啥要在深夜采摘鲜食玉米?劳作间隙,线岩告诉记者:“白天采的不好卖。”

  原来,芒市昼夜温差大,白天天气热,采摘的鲜食玉米果心温度高,运输途中仍在持续散热,容易导致玉米变质。夜晚温度较低,采摘的鲜食玉米能有效锁住水分,再通过冷库降温,即使经过长途运输,鲜食玉米依旧能比较新鲜地出现在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市场里。

  鲜食玉米并不稀奇,但在其它地区不产玉米的时候能够稳定供应却很难得。芒市夏无酷热、冬无严寒,雨量丰沛。优越的气候条件使这里的鲜食玉米一个冬天能种两季。“每年11月到次年6月是鲜食玉米销售旺季,人无我有,根本不愁卖。”芒市剑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玉说。2022年芒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超15万亩,产量15.15万吨,产值6.17亿元。